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3-08 00:5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

「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
「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

古人的牙刷(图片来源:资料图)

名山仙境。晨钟暮鼓。整日独卧青灯古佛旁的僧侣们六根清净后参悟的不仅是佛道经典。更是开启了另一扇智慧的大门。从医药养生到建筑、天文无一不超越当时水平。清心寡欲的他们在技术和生活细节方面自成一家。别有见地。

和尚出游要带十八件

佛教医学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包括基础理论、临床实践、医药卫生、养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涵盖内科、外科、儿科、妇科、五官科等。治疗方法有药物法、手术法、食疗法、洗浴法等。药物分类也较系统。佛教有关医药方面的典籍非常多。不仅在佛经中有大量有关医学的内容。而且在律藏部的“医药事”部分也有丰富的医药学资料。佛经中对人的生理解剖结构有清楚的描述。一般将药物分为时药、更药、七日药、尽形寿药四类。且以植物药为多;认为最常见的是风、冷、热三种病。而油、酥、蜜、糖等则是最常用的药。

凭借着对身体和内心的清晰认识。佛教的比丘们大多医术精湛领先当时医学许多。无数佛家高僧也被视为在世华佗。妙手回春。但相较社会名医。佛教高僧更为平易近人。一心救世。无数百姓因此受益。

东晋中期瘟疫盛行。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朝廷御医多次问诊均无功而返。竺法旷法师听闻后逐一前往各个村落。最终成功控制瘟疫。造福百姓。晋武帝大康九年时。整个洛阳城瘟疫四起。每日均有无数染疾者去世。疫情一度失控。无数名医对此都束手无策。纠察不出病因。诃罗揭法师伸出援手。运用佛医知识成功解除了疫情。除此以外。在古代麻风病作为疑难杂症之一。众人个个避而远之。而佛教众僧不仅不嫌弃病患更是主动为其治病。救助了无数重病患者。隋代那连提耶舍、唐泽州羊头山道舜、唐益州福成寺道积、丹阳沙门智严、绛州沙门僧彻等。均治愈了无数麻风病患。对古代医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此后。无数坊间郎中宫廷御医纷纷效仿佛教医学中的治疗手段。采用心病心治。身病药治的治疗方式。直至今日的临床医学和心理学治疗中还贯彻了最基本的佛家医学思想。

除去系统完整的佛医知识外。在日常生活中。古代僧侣们更是克己修身。注重生活细节。在日常卫生中最容易被大家所忽视的口腔卫生却被僧侣们无比重视。随着佛教的传入。印度人发明的杨枝牙刷也被古代僧人们一同引入中国。

古代僧人是如何刷牙的呢?古代的和尚喜欢云游四方。他们随身带的东西不多。但很有讲究。一般是十八件:齿木、澡豆、三衣、钵、瓶、坐具、锡杖、香炉、滤水囊、毛巾、小刀、火燧、镊子、绳床、经卷、戒本、佛像、菩萨像是也。这里的齿木就是用来刷牙用的。唐朝僧人义净编撰的《南海寄归内法传》有对

今日佛教新闻视频

僧人用齿木刷牙的步骤:先取出齿木一段。把其中一头搁嘴里细嚼。嚼碎以后。用来反复摩擦牙缝和牙龈。另一半刮舌头。刮完了舌头。再把齿木顶端咬出来一个尖儿。用这尖儿剔牙。最后把齿木扔掉。用清水漱口。

齿木以外的物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具体如下:澡豆类似香皂。用来洗脸。三衣是袈裟。钵用来盛

佛教论坛莆田新闻

饭。瓶用来盛水。坐具是一种长方形的布。能躺能卧。锡杖是顶端带环的棍子。用来驱赶毒蛇和猛兽。化缘的时候摇动起来。香炉当然是焚香用的。僧人们走路走累了。就放下香炉。焚上香。挨个从炉子上跨过去。把汗味儿熏跑。滤水囊用来滤掉水里的小虫。以免喝进肚子。犯杀生的罪名。毛巾用来擦手。小刀用来剃头、裁衣、剪指甲。火燧用来打火。镊子用来拔鼻毛。绳床用来休息。必要时还可以当担架。

率先使用矿石制作唐卡颜料

佛教虽很早就传入中国。但寺院建筑却直至北魏才开始兴起。古代中国寺庙建筑格局一般采用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两边对称。纵观气势磅礴。结构严整。始建于汉代的河南洛阳白马寺就极好地贯彻了这个建筑思想。白马寺坐落于洛阳城东9公里处。北靠祁山。南望洛水。内含大雄殿。天王殿。千佛殿等。是中国古代寺庙特有建筑格局的典范。

目前存于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上的悬空寺作为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堪称一绝。整个寺庙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无论是建筑技术还是造型设计都是中国古代建筑史甚至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传奇。整个悬空寺位于距浑源县城南3.5公里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始建于北魏时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整个岩壁陡峭无阶。古代僧人巧妙地利用山势。依山而上。为北岳恒山第一奇观。除此之外。山西省五台山的寺庙建筑群。作为中国最早的木质结构建筑虽修葺多次但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仍屹立不倒。其技术水平可见一二。

佛像制作工艺也令人惊叹。驰名中外的乐山大佛。通高71米。整身石料。却开凿于毫无现代起重及打磨设备的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前后共历时90年才最终打造完成。整座佛像为弥勒佛座。单佛头就长14.7米。宽10米。其中耳长7米。据说耳内足可并立二人。而脚背宽8.5米。可一次性齐坐百余人。其工程之大可见一斑。乐山大佛也因此享有“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的美誉。佛像紧贴山崖峭壁。古代佛家工匠却成功排解了地理位置上的不利。足见当时的佛像雕凿工艺之高。除此以外。无数细小摆件类的手工佛像也彰显了古代佛教工匠的高超技艺。无论是栩栩如生的北魏铜镀金释迦牟尼

十九大佛教新闻

佛像还是宋代头戴宝珠花冠的青白釉瓷观音菩萨像。其佛体线条都无比流畅。服饰配件无不精雕细刻。比西方雕塑艺术早了整整几百年时间。其工艺水平也早已达到无可比拟的程度。

古代寺庙建筑不仅布局严谨造型独特。建筑水平登峰造极。其装饰工艺也不容小觑。在藏传佛教中唐卡制作工艺更是巧

大姚新闻佛教捐赠

夺天工。但唐卡能够保持艳丽多彩的原因都在于纯天然矿物原料的使用。僧人们早在几百年前就率先使用珍珠、孔雀石、松石、云母等矿石。经过研磨加工制作成唐卡着色颜料。古代寺庙壁画等也因此千年弥新。

类似地球是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的天文学通识对于现代人而言或许完全不足为奇。但在现代科学家对此作出证实几百年前。佛经中就早已做出明确的记载。在佛教百科全书《经律异象》中就详细记载许多天象活动。不但印证了现代科学家的研究结论还为日后的天文学研究指引了方向。1942年美国科学家赫伯提出仙女座的大漩涡星云位于银河系之外。除了银河系还存在许多类似的星系。实则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阿弥陀经》中就记载:“过此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按照此种说法。除了地球外还有许多其他佛国的存在。很多菩萨就来自其他佛国。此处的佛国即指类似于银河系的其他星系。因此。菩萨们也通过所来之处而命名如日光菩萨、月光菩萨、虚空藏菩萨、星宿王如来、法界智灯王等。由此可见佛经的天文思想遥遥领先了今日天文学家的研究达两千多年之久。

此外。人们常说后羿射日。空中本有九日。实则在现代天文学中类似太阳的恒星绝不止九个。而是数以千计万计。而聪慧的佛陀早已在《长阿含经》卷第十八《世纪经阎浮提洲品》中说道:“如一日月周行四天下。光明所照。如是千世界。千世界中有千日月。”其言论再次领先现代天文学两千多年。

关于世界的构成。佛教认为宇宙是由数不清但是有限多个“世界”组成。“世界”是构成宇宙的世界系统中的最小单位。其结构是以须弥山为中轴。周围围绕着九山八海、四大洲及日月星辰等等。佛教还对各天体如太阳、月亮等的构成及状况都进行了精细的构想。认为日月的运行轨道时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并由此造成了不同季节气候的冷暖交替、昼夜长短的变化;还对

世界佛教论坛志愿者新闻

昼夜、时节如何划分。天文历算如何计算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世界上存在的各种自然现象与灾害也进行了探讨与解释。包括江河的形成、海水为什么是咸的以及地震发生的原因等等。(文/葛凯迪)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5/10/095847343463.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古代僧人刷牙用齿木还要刮舌头;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63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