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山西大同曲回寺唐代“石像冢”是古代烂尾工程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像-山西大同曲回寺唐代“石像冢”是古代烂尾工程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山西大同曲回寺唐代“石像冢”是古代烂尾工程
在山西大同灵丘县,有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曲回寺石像冢遗址”(笔者个人认为命名为“石像冢群”更严密些)。这些大小不一、形如坟丘的石像冢,据考据元代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蓬庵所作的《曲回寺碑记》记载:“天宝十载(751年)奉诏因建石塔三百六座”,这说明是唐玄宗下旨建造的。帝王造塔的原因很简单,大多是为了祈福。造塔得福是佛陀亲口说的,在《佛说造塔延命功德经》中,佛陀对波斯匿王说:“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决定心,如法造塔……所得功德,无有限量。”
造三百余座石质佛塔,在手工作业的唐代,其工程量绝非三年五载可以完成。工程开始于何时?石塔造成了没有?这是最重要的问题。《曲回寺碑记》中说“天宝十载(751年)奉诏因建石塔三百六座”,笔者认为该碑记记述的是工程决定时间和工程计划,而并非是结果。也就是说,是唐玄宗在天宝十年下令在曲回寺周边
对佛像进行暂时覆藏,在佛经中有明确的要求和记录。《优婆塞戒经·供养三宝品》中,佛陀明确指出“不应造作半身佛像。若有形像,身不具足,当密覆藏,劝人令治;治已具足,然后显示。”因为不完善的半成品佛像容易引起人们的不愉快感受,这与造像者崇敬、供养三宝的本意是违背的。所以,如果因种种原因而无法立即造作完成这些佛像,致使佛像“身不具足”,唯一的、正确的处理方式是“当密覆藏,劝人令治”,然后才能公开拿出展示,供人瞻礼。佛陀不仅这样要求别人,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记载:有一次佛陀带弟子们出门,路过一个叫“丰财”的园林,“彼园中有古朽塔,摧坏崩倒,荆棘掩庭,蔓草封户,瓦砾埋隐,状若土堆。”这时佛陀“迳往塔所……礼彼朽塔,右绕三匝,脱身上衣,用覆其上。”佛陀的这种身体力行,为我们还原古人如何处理半成品佛教用品提供了最直接的素材。当然,覆藏并非为了永久掩埋,而是为了条件成熟时再次复工完造。这就是为何在曲回寺发现的石佛冢均有石门、通道的原因。
至于有的学者认为“埋佛是一种常见的礼佛仪轨”,纯属臆断。用埋佛像的方式礼佛既缺乏经典依据,也缺乏实证。其实塔的作用就两种:掩藏舍利遗体和掩藏佛经法宝。曲回寺石像冢内既无舍利,也无经书、经文,从反面证明了石佛冢并非已建成的佛塔,而是暂时覆藏佛像的设施。
那么,这些
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造塔工
特殊的时代造成了曲回寺大量掩埋石佛像的特殊事件。这其实正好说明了佛家“缘起观”也就是条件决定事物论的正确。千年之后的今天,我们在为306座石塔终未圆满造成而遗憾的同时,更应该为这个独特的历史遗存而庆幸,因为它的价值和留给我们的思考可能比一个圆满建成的石塔群还要大。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3910.html
以上是关于佛像-山西大同曲回寺唐代“石像冢”是古代烂尾工程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像-山西大同曲回寺唐代“石像冢”是古代烂尾工程;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5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