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光山-佛光山佛光美术总馆展出“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10-22 15:5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光山-佛光山佛光美术总馆展出“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光山-佛光山佛光美术总馆展出“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佛光山佛光美术总馆展出“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

“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展”,于2014年9月27日在佛光山佛

港澳台佛教新闻及最新动态

光缘美术馆总馆举行开幕茶会,110件“不上釉却烧出釉色光泽”的作品,展现浑然天成、千变万化的色泽,低调内敛中不掩其光彩,吸引许多艺术专业人士及艺术爱好者到场欣赏,连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也讚歎:“结合火候和泥土,合成生命的火花,充满禅意,令人期待。”

黄大安自国小教师退休后,一脚踏入柴烧领域,且坚持不上釉,独创素坯入窑21天不间断柴烧技巧,每件作品的色泽,决定于自然落灰与火痕烙印的瞬间,产生独一无二、如釉色的光彩,近年已成为两岸知名的柴烧艺术家。此次展出作品,几乎囊括黄大安15年来创作的精华。

“感谢黄老师的善缘与佛缘,带来诸多好因好缘。”佛光缘美术馆总馆长如常法师说,他第一次见识黄大安的作品,是在佛光山南屏别院用

凉州区佛教新闻

斋时,当时就惊为天人;后来得知碗是黄大安认为“钵,送给出家人最好”,正因为黄大安乐于广结善缘,开幕茶会才会贵宾云集,可见他福报无穷。

由于柴烧作品成果全然无法预测

腾讯新闻8月8日佛教新

,如常法师感佩黄大安始终用平常心,面对开窑门那一刻,“那种随缘的境界,只有‘无我’的人才能做到。”

“柴烧最大的乐趣,在于一切无法预测,今天展出的作品,色泽千变万化,有如娑婆世界浓缩在一个个茶碗中。”文化部政务次长洪孟启致词时,归结出黄大安作品的强烈风格,得自丰富的登山经验、素人艺术家的大开大阖、用感情掌握火候。他进一步引用德希达和海德格的理论指出,‘火是时间,水是空间,在泥土昇华为成品那一刻,也呈现了永恒的存在。”

洪孟启更强调,黄大安是“3年级后段班”,有机会接触土地,所以他的作品质朴而自然,流露出对土地感情的升华,“唯有受尽曲折与挫败,才能体悟生命的取与捨。”

“柴烧何其难!不上釉,却要烧出美丽的色彩,那是一种纯然的‘禅意’,就是这个‘柴’字

参观佛教新闻稿

,吸引我从台北南下参观。”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详细说明柴烧古法的珍贵,纯粹依赖窑中的灰落到素坯那一刻,和土中的矿物质结合成各种不同颜色的结晶,一切浑然天成,非人为所能控制;且不同于“瓦斯窑”和“电窑”,只有在开启窑门那一刻,才知道作品成败,难怪柴烧艺术让很多陶艺家“执迷不悟”。

冯明珠也指出,柴烧作品的迷人处在其“色泽”,黄大安作品的色泽自然且千变万化,甚至烧出纯金、纯银的饱满色调,非常不容易。

“天然尚水!这是老天给的颜色,我欣然接受。”黄大安为贵宾导览时,得意地介绍自己最满意的“还藏”作品,分别出现西晋青瓷、宋代青瓷以及自然的滴痕,“这是10几万作品中的唯一,要当传家宝。”

此外,黄大安捐出110件作品供佛光缘美术馆典藏。如常法师也代表佛光山,回赠感谢状和星云大师一笔字“甘泉法水”墨宝。

“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即日起在佛光山佛光缘美术馆总馆展出,展期至11月2日止,欢迎莅临欣赏。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4886.html

以上是关于佛光山-佛光山佛光美术总馆展出“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光山-佛光山佛光美术总馆展出“山隐柴作─黄大安21天柴烧个人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5413.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