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永信法师在牛津大学演讲 欧洲少林文化节闭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永信法师在牛津大学演讲 欧洲少林文化节闭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永信法师在牛津大学演讲 欧洲少林文化节闭幕
海外讯 2014年10月14日下午两点,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收官之作——“佛教-基督教宗教对话:21世纪精神修炼与实践智慧”论坛在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隆重举行。论坛上,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北京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杜维明,牛津大学伊恩拉姆西科学与宗教中心主任麦克格拉斯(Alister McGrath)教授,牛津大学教堂法政牧师芒德福特(Canon Brian Mountford)博士,加的夫大学历史、考古和宗教学院院长宁梵夫(Max Deeg)教授先后演讲,为牛津大学师生及前来参加论坛的十方善信带来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论坛由杜维明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杜维明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佛教与基督教对话的重要性,提出佛教和基督教都强调慈悲,如何在实践中获得智慧是二者共同探讨的话题。
随后,麦克格拉斯教授上台,以“为什么要进行基
接着,永信方丈以《二十一世纪的精神修炼与实践智慧》为题,向大家讲解了少林文化的内蕴和特质,他讲到:“禅宗是印度原始佛教的中国化,是文明对话和交流的产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中外文化交流高潮中诞生的伟大成果,菩提达摩因此被尊为禅宗祖师,少林寺成为禅宗第一祖庭。少林寺见证了佛教禅宗的创立,见证了禅宗1500年的传承及其生生不息的巨大活力,见证了宗教交流和文明对话如何成就了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也成就了今天的少林寺。”“做为一个禅宗心法的践行者和传承人,我理解的少林寺及其精神传承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因拔苦而生,为众生而在;二、因对话而生,为和平而在;三、因实践而生,为超越而在”,永信方丈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少林寺及其精神传承。永信方丈还认为,在对话之前,见面也很重要,“佛祖拈花,迦叶微笑”这一公案的产生也源于见面,见面能让我们心生法喜,充满愉悦,在见面的前提下,再开展对话,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地加强沟通与交流。
在讲座中,永信方丈还提到,近三
在现场提问环节,不少听众就相关问题向永信方丈发问,永信方丈均一一回答,引发在场听众的阵阵掌声。如有人问,是否所有的宗教只有“走出去”才能有生命力,永信方丈回答说“以前的交通不发达,很多宗教想走出去都不容易。现在的交通发达,信息发达,不同宗教
在论坛下半场,芒德福特博士、宁梵夫教授先后就各自的想法进行论说,他们一致认为,佛教与基督教的对话,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重要。
论坛活动期间,少林寺武僧还为大家展示了精彩的少林功夫。当这次对话论坛圆满结束时,即意味着第三届(欧洲)少林文化节圆满落幕。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5047.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永信法师在牛津大学演讲 欧洲少林文化节闭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永信法师在牛津大学演讲 欧洲少林文化节闭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5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