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师大召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语言学-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师大召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师大召开
江苏讯 2014年11月1日至3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史语料库建设与汉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汉语言文字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江苏南京大学成功召开。来自日本、韩国、越南、比利时等国家和中国台湾、香港、大陆地区各高校语言学界和佛学界的专家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近百位,提交的会议论文总字数近50万字。会议议题主要围绕近30年来的汉文佛典语言研究的回顾总结及对今后研究的展望、汉文佛典语言(音韵、训诂、语法、词汇以及文字等方面)的具体研究、汉文佛典文献的发掘整理研究、汉文佛典语料库建设研究四个方面,分大会主题报告和三个小组进行了研讨。既有对佛经中外来词的考探,又有对佛经中疑难字词的释读;既有对汉译佛典语料的分析,又有对敦煌文献、禅宗语录的考察,所涉及的内容和问题涵盖了汉文佛典语言学诸多领域。
台湾政治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竺家宁谈到,为便于普通民众理解和佛教传播,佛经所用语言多为大众口语。从东汉至宋代的千余年间,数量众多的佛典逐渐被译成汉语,不同阶段的翻译工作掺杂了不同时代的俗语词汇。由于语言特别是口语变迁,而且古代许多口语词汇并没有被完整地记录并加以训释整理,这就导致今人在读佛经时存在语言障碍,感到许多佛经词汇难以理解,也难以查出其具体意义。因此,应当“以经证经”,利用既有的中古汉语知识理解佛典。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顾满林谈到,在语言学层面上,现存汉文佛典是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但需要对其进行细致考辨才能更好
纵观本届研讨会的与会论文,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色:一是对汉译佛典中异文材料颇为关注。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译经活动也随之开始,历代有不同的藏经版本。对同一部佛经,历代不同版本中的词句差异问题进行比较研究,对于了解一部佛经的版本流传、字词演变情况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对汉文佛典语言研究内容的新拓展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5283.html
以上是关于语言学-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师大召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语言学-第八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南师大召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5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