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河北临漳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印证古寺院建筑格局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建筑-河北临漳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印证古寺院建筑格局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河北临漳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印证古寺院建筑格局
河北讯 记者从河北临漳县委宣传部获悉,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又有新发现,赵彭城北朝佛寺印证了由北魏时期流行的以塔为中心的前塔后殿单院式布局,向隋唐以后普遍出现的以佛殿为中心的多院多殿式布局的转变。
河北临漳古称“邺”,是曹魏至北齐六朝古都,邺城遗址位于该县城西南约20公里处,属
经邺城考古队发掘发现,赵彭城北朝佛寺东南隅的东南院平面近方形,四面各由长约117米的廊房式建筑围合而成,院落中轴线北部有一座大型殿堂式建筑,两侧通过连廊式建筑与四周廊房相连。大型殿堂式建筑东西36.6米,南北23.4米,由地上夯土台基和地下夯土基础两部分组成。地上台基由整片夯土构筑而成,夯土台基上未发现柱础石或础石坑遗留,但在台基中部及东、西、北边缘零星发现多处柱洞的痕迹,大致6行
在该建筑基址东西两侧的南半部各有一条连廊式建筑向东、西延展,并与东南院的东、西廊房相连接。连廊式建筑东西约28米,南北约7.5米。东南院四周的廊房建筑遗迹大多仅存夯土基础部分,东南院大型殿堂式建筑基础内部为自西向东依次排列有8道南北向条夯土,可推测该建筑原为面阔七间的大型殿堂。若将夯土基槽推定为立柱位置,则8条南北向条形夯土可对应8列木柱。
邺南城赵彭城北朝佛寺是近年来佛寺考古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其布局与北魏时期前塔后殿式的寺院布局有所不同,显著特征是土木结构的方形木塔仍然占据着寺院的中心位置,但在塔后相应位置迄今尚未勘探出佛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5477.html
以上是关于建筑-河北临漳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印证古寺院建筑格局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建筑-河北临漳赵彭城北朝佛寺考古发现印证古寺院建筑格局;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5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