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成都出土南朝至唐代佛像 “托塔天王像”极少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像-成都出土南朝至唐代佛像 “托塔天王像”极少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成都出土南朝至唐代佛像 “托塔天王像”极少见
早在1995年,考古工作人员就曾在西安路附近发掘出精美的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数年后,同样是在宽窄巷子一带,宽巷子等地又取得类似发现,令人不禁猜测,宽窄巷子一带在南北朝时期是否是佛教寺院的聚集区?今年9月至11月,为配合成都文旅集团的用地需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下同仁路古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上月底,考古工作取得了重要收获,出土了一批南朝至唐代佛教造像,其中以数量较多的南朝佛像最为珍贵,同时,此次发现也再次佐证,宽窄巷子一带曾是佛教圣地。
记者昨日前往考古发掘工地看到,该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126号,曾是抗战时期的四川省防空指挥部,有不少抗战时期防空洞遗址,后成为成都水表厂厂区。发掘工地的北面与实业街相邻,东南方向距宽窄巷子街区约200米。遗址区东部的地表现保存有一段城墙体,南北长约45.5米、最宽处约23.5米,最高处约6.7米,
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易立向记者介绍,此次出土遗迹以编号H3和H6的两个灰坑最为重要,坑内埋藏大量石刻佛像。其中H3内发现的石刻佛像约有百余件,有单体佛、菩萨、天王像,也有背屏式组合造像,其中一件背屏式造像有南朝“梁天监十五年”发愿文题记,另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在国内极为少见,这些造像均为红砂石质地,个别造像外有贴金,雕刻精美,弥足珍贵。从初步判断结果看,这批造像的时代集中在南北朝至唐之间,且多数造像属于南朝时期,从坑内伴存出土的瓷器判断,H3的埋藏时代在五代至北
记者了解到,南北朝时期佛教十分兴盛,佛教艺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与北朝造像的丰富遗存相比,南朝造像实物资料极为稀少,从文献可知,南朝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5642.html
以上是关于佛像-成都出土南朝至唐代佛像 “托塔天王像”极少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像-成都出土南朝至唐代佛像 “托塔天王像”极少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5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