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觉真法师:佛教的根本之道是反对迷信提倡正信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觉真法师:佛教的根本之道是反对迷信提倡正信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觉真法师:佛教的根本之道是反对迷信提倡正信
佛教之道,这个论题太大了。三藏十二部经,佛陀的一切言教,都是佛教之道。要而言之,让我用一句话表达,我想,就是不迷信。不迷信,就是正信。
我们有很多人,口口声声讲反对迷信。听其言,再察其行,忽然发觉,他们倒真的是最迷信的。他盲目崇拜权威,盲目崇拜偶像,盲从于一知半解的知识、传说或者人云亦云。他甚至不知“正信”为何物?这不是迷信是什么呢?
在我们的生活中,求神拜佛的人可能不少,跟在别人后面去买香买烛的可能就更多,但真正能称得上是了解佛教、是正信的佛教徒的恐怕不多。事实上,汉文中“迷信”这个词儿,原是佛教用语,最初正是从佛教中来的。佛教的根本之道,是反对迷信,提倡正信。
佛法是从哪里来的?佛教的真理是从哪里来的?我去印度朝礼菩提伽耶,来到佛陀证道的菩提树下。我既来朝拜佛陀圣迹,但也有一个心愿,我要寻找佛教的源头,佛陀证道的源头。我在菩提树的围栏边上,菩提树的正门前,两次静坐。若不寻得这个源头,我也不起坐,不离座。终于,我的脑中出现了很清晰的五句话:不是天启、不是神示、不是先验、不是知识、不是传授。除了佛教,任何宗教都是天启的。佛陀的证道、证悟,不是天启,也不是神的示现,当然更不是未经验之前、先于经验的结论,它亦不属于知识的范畴,不是任何人的传授,不是任何人的给予。这五句话,让我释然清明:
我们懂得了佛法的源头,懂得了佛教的源头,才能真正不迷信、不盲从。佛陀住世时,一位婆罗门学生曾问佛陀,在所有婆罗门与沙门中,你佛陀是一位怎样的导师呢?佛陀答:“所有的婆罗门与沙门导师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传统的导师,口口相传,以知识传授为主,如以四吠陀为天启的婆罗门。二是以信仰为基础的沙门与婆罗门,如推理者和臆测者。三是亲自见道(法)的沙门。我就属于这第三类。”这是说,佛法是他亲自证悟的,所以当佛陀讲到他自己的证悟时,说“法眼生起了,知识生起了,智慧生起了,科学生起了,光明生起了”。
太了不起了!佛法,是佛陀亲自证悟的,是他内心生起的光明,所以“法眼生起了,知识生起了,智慧生起了,科学生起了,光明生起了”。这一切,无不出自心源。
我们学习佛法,理解佛法,接受佛法,奉持佛法,同样也要经由自己去检验、去证得,这才不是迷信。在《迦摩罗经》中(此经对西方人影响最大)佛陀说道:“迦摩罗人啊!不要道听途说,不要被流言、传说及耳食之言所左右,也不要依据宗教典籍,不要单靠理论或推测,也不要只看表面现象,也不要单靠揣测,也不要因某事物似乎可能而信以为真,也不要作如此想:‘他是我们
这里,佛教也把自己和其他宗教相区分了:一般宗教只重信与行,而佛教更重解与证。把信、解、行、证结合起来的,正是佛教。可见佛教合乎一般宗教,又超出一般宗教,而一般宗教不
在佛教中,还有一个“行者”(实践者)的区分:重信的“信行人”是钝根,重解的“法行人”才是利根。愿我们大家都是上上利根,都是由理解而实践的法行人。
可见,由理解而实践,这是信奉佛教的根本,是正信,也是智信。佛教之道,正信之道。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661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觉真法师:佛教的根本之道是反对迷信提倡正信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觉真法师:佛教的根本之道是反对迷信提倡正信;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4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