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普陀山500余名游客参与禅行 唤醒“绿色慢生活”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普陀山-普陀山500余名游客参与禅行 唤醒“绿色慢生活”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普陀山500余名游客参与禅行 唤醒“绿色慢生活”
沿着长长石板铺就的道路,憧憧人影缓步移行。4月14日,500多名来自
穿行在古木、古道、古寺间,“行脚”这一古代僧人参学的重要方式,在今天显然赋予了绿色、活力等更多现代涵义。借助“禅行”、“转山”等特色旅游产品,普陀山的旅游文化正逐渐往现代哲思的生活方式靠拢,久居城市被钢筋水泥浇铸的漠然,在这种参与感中被悄然融化。
古道的现代跋涉
在第25届“普陀山之春”开幕仪式结束后,来自上海和浙江的500余名游客,在普陀山佛教协会法师
“禅行”约历时两个半小时,以普陀山正山门为起点,途径普济寺、千步沙、紫竹林、自在亭等多处名胜。
禅行,是禅文化体验和旅游休闲运动相结合的一种文化旅游产品,源自于僧人的“行脚”。古时由于交通条件的不便,云游僧主要依靠双脚四处行走参访,奔走于名刹山水之间。
穿越如林的经幡,走入幽深的禅寺,众游客列队缓步前行,体验古时云游僧人的“行脚”历程。几束阳光穿过厚厚的云层投射在人们身上,一瞬间,内心平静,四维祥和。
带队僧人告诉记者,人生有如禅行旅程,从曲迂险碍中体会坦途,在聆听与感悟的过程中得到进心灵升华。行脚参访的收获,除了强化意志体魄,还可磨练常人难以企及的超然品格。
快节奏中的“慢生活”
脚下是千年石板,耳旁是林涛鸟鸣,古老修行的再次体验,涤荡的是心灵的澄澈。在当今浮躁的社会,以行脚为代表的普陀山旅游文化,正为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带去了几份慢思考。
特意从上海赶来参加禅行活动的张良在途中感叹道,以往来普陀山旅游多为走马观花,而这次跟着队伍去行走感受到了久违的心灵静和。“在都市中形成的漠然和匆忙,也在禅行中被忘却,慢行也带来了对生活的感恩和慢思。”张亮如是说。
据了解,此次禅行普陀活动为“上海人游舟山群岛”系列活动之一。上海市静安区旅游局局长张愉表示,在普陀山禅行,深处“古木蔽天云满路”的风景,领略“海天佛国”的盎然春意,使身体得到了放松,心灵亦得以净化。
“近年来,舟山依托独特的海岛生态环境,丰富的佛教历史文化,推出了多种形式的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如今禅行又将成为新的旅游文化产品推向市场,不失为一个亮点。”张愉评价道。
舟山市政协副主席、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主任蒋志伟亦表示,普陀山通过禅行“海海天佛国圣境”等系列活动,倡导健康、和谐、绿色的出游方式,这具有十分特别的意义,也传承了古代明州普陀山港作为东亚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港口的历史。
据了解,普陀山素有“海天佛国&r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6902.html
以上是关于普陀山-普陀山500余名游客参与禅行 唤醒“绿色慢生活”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普陀山-普陀山500余名游客参与禅行 唤醒“绿色慢生活”;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4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