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延参法师: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契理契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延参法师: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契理契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延参法师: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契理契机
2000多年前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漫长的与中国儒道等传统文化和伦理观及其宗教习俗相适应相结合的民族化过程,逐渐演变为中华民族的宗教,并且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在历史的演变与社会的进化中,皆扮演着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重要向导。时值今日,佛教如何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如何使佛教成为一种人心的教育,以达到为现代社会中迷茫的人们找到心灵归宿与方向的目的,这无疑是值得研究且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
一、人间佛教的提出
民国初年,风雨飘摇中的中国社会,内忧外患,国势颓危,佛教亦随国运濒临危境,一代高僧太虚大师正是生于这样一个动荡的年代。
但是,这也是一个诞生新思想的时代。在晚清尤其甲午战争之后,革新思想传入中国并深深影响年轻一族,不仅有学生、市民,其中就有当时正值青年的太虚大师。而事实上,不止是当时中国的各项社会制度,佛教本身亦出现各种弊端,而弊端造成的是佛门的衰微,甚至是岌岌可危。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太虚大师主张佛门的革命,并提出“三大革命”方针,即教理革命、教制革命、教产革命,太虚大师也因此有了一个在当时很时髦的称号——革命和尚。可以说,太虚大师一生致力于佛教的革新,整理僧伽制度、培养佛教人才、兴办佛教文化事业,太虚大师契理契机地回应了中国佛教在本世纪所遇到的挑战,为当时的佛教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局面,而“人间佛教”的提出,更是为佛教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时至今天,人间佛教的理念不仅没有被历史所淹没,相反的,关注现实生活,践行人间佛教,是佛教发展和振兴的必由之路,
二、人间佛教的内涵
人间佛教的精神内涵,并不是从近代的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后才产生,早在六祖惠能大师就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而更早佛陀在《普贤菩萨行愿品》中也说过:“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
修行,既不是可以脱离大众而独立存在的个体行为,更不是脱离生活而单独存在的。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活法。时至今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来理解佛法:佛法就是生活,就是我们每个人的内心跟这个世界的对接,是生命的一场突围,是人生的一种超越,更是人格的一种升华。
我们提倡人间佛教,坦白说,就是要让
五、人间佛教的展望
太虚大师的时代,也已成为一段过去的历史,从民国初年到现今的二十一世纪,短短百年光阴,世界发生的是天翻地覆的变化,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是之前从未有过的、前人无法想象的时代,那么,当前这个时代下的僧人,没有前车之鉴,我们感谢太虚大师提出“人间佛教”的理念,给后人提供了一个方向,但是,具体的实践,仍需思考与探索。
纵观佛教的历史,无论是佛陀时代的宗教自由,还是盛唐时期佛教文化的灿烂辉煌,都无法与眼前这个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比拟,更准确的说,一个开放的时代,给了佛教放开的契机,一个网络媒体的时代,给了佛教更加宽阔无界限的平台,却也给了最严峻的考验。
毋庸避讳,目前人间佛教的实践,尚存在诸多不足,无论是从整体思想的认识上,还是具体的落实上,而人间佛教之路,也的确一直还在思考与探索中,无论是哪种理念,都不可能有一套不变的模式,时代在不断发展,那么与时代的相契,也始终是变化的,也正是因为佛教自身的不断更新、创新,才能让佛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散发着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对佛教的考验,除了了解、学习新媒体,还有至关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即使学会了使用新媒体,佛门又在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形式去传播什么样的思想?
简单的说,也就是我们准备了什么去利用新媒体传播?
自“人间佛教”的提出后,时至今日,已有近百年光阴,佛教典籍的诠释,至今未能完全与时代接轨。无论是佛教经典,还是历代祖师语录,哪怕是近代太虚大师、印光大师、弘一大师等高僧留世的文集,依然是文辞深奥艰深晦涩,对于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阅读而言,无疑是一座大山横亘在求知佛法的人们面前。如何用通俗、易懂、明了的语言,阐释深刻义理的佛法,从诸多佛教的名相框框中跳出来,并契合当下社会的思潮,从而让人们与佛法不会因为语言而产生距离,这是仍需探索与努力的一条人间佛教语言之路。
自民国时代五四运动后,白话文的推广并普及,加上西方文化的冲击,中国人的思维与语言习惯发生巨大变化,尤其网络的出现,网络热词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也越来越打破固有的束缚,越来越活泼。如此外境下的佛教文化,怎样接地气,怎样与百姓打成一片,怎样让清凉的佛法也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又同时避免过于流“俗”,这样的度,既需要揣摩,又需要把握,这既是对佛教文化的考验,更是对佛教文化的一种成全,因为我们有足够的信心相信,这个充满蓬勃气息的时代,必定成就一个开放、包容、慈悲、活泼的人间佛教。
无论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历史如何变更,佛教与时代的问题,始终不过是契理与契机的问题。与其说是人间佛教的理念回应了当下的时代,不如说当下的时代促进了人间佛教的发展。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佛门亦应敞开胸怀、开放寺门,不妨借新媒体的便利,让更多的人近距离地走进佛教,不妨揭开佛教神秘的面纱,让人们真正地去感受佛法那种无我、慈悲精神的神圣,让人们走近佛法,更让佛法走进人们日常的生活,让人们都成为佛法智慧、清凉的受益者,从此以后,让佛法与人们的悲喜休戚与共。
今天,我们不过是为现时的佛教冠以“人间佛教”之名,而事实上,就是以时代为机,借时代之利,将佛教本有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rdquo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7192.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延参法师: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契理契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延参法师:人间佛教与当代社会的契理契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4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