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千年古寺长江设“救人慈航” 每年救活四五十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长江-千年古寺长江设“救人慈航” 每年救活四五十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千年古寺长江设“救人慈航” 每年救活四五十人
核心提示:6月1日21时30分许,重庆东方轮船公司所属旅游客船“东方之星”轮在长江湖北监利段翻沉,船上共载有456名内地乘客和船员。惊闻这一不幸消息,中国佛教界迅速行动起
古代如何避免船难发生
虽然船难总是有,但是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也在积累安全行舟和救援失事船舶的经验。
在航道中比较险的一段,古人就会想办法做一个标记,达到提醒的作用。三峡著名险滩崆岭滩那儿就有一块巨石写着“对我来”三个字,告诉过往船只,对着我行驶,保你无虞。“对我来”这个标识不止这一个地方有,说来也真的很管用,在一些比较艰险的河段,如果船只偏离“对我来”的航向,这船基本活不了。
在隋唐时期,川江出现了以摇旗、击鼓的方法为过往船只引航。每当船过险处,岸上便开始锣鼓喧天红旗招展,指引舟船航行。唐代诗人自居易从江西九江乘船溯江而上到三峡时,在峡中曾目睹了这种引航方式,他在《入峡攻巴东》一诗中写道:“两岸红旗数声鼓,使君艛艓上巴东。”
在险滩恶水、容易撞坏船只的险要航段,还会设置救生红船,停泊在河滩之上下两端或左右两旁,专门负责对遇难舟楫的抢险救护工作。
镇江金山寺设“救人慈航” 每年救活四五十落水者
镇江金山原系江心小岛, 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两条黄金水道十字交汇的中心点上,是古代水上事故的频发之地。面对频频倾覆的渡舟, 耳闻急流中落水民众的呼号,金山僧众多方筹募资金,设置救生船,“专拯覆溺者, 名日慈航”。“慈航”就是指救生船。
清初著名文学家姜宸英专门写了《京口义渡赡产碑记》一文,记载金山僧众参与水上救生的事迹。文中统计,自从金山寺救生红船设立之后,每
据说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经常路过镇江, 目击金山救生事业的发展,将其写入了《西游记》中。想起
当一向重视水上救生的康熙在南巡路过镇江时,“见金山寺、避风馆救生红船,在江以救溺水之人”,非常高兴,“恩谕金山寺、避风馆二处一切丁银杂派等项俱着豁免。”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7468.html
以上是关于长江-千年古寺长江设“救人慈航” 每年救活四五十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长江-千年古寺长江设“救人慈航” 每年救活四五十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93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