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10-03 13: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

2017年12月18日早上,受潮州开元镇国禅寺的邀请,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主任何欢欢教授在华雨讲堂,主讲题为《AI能成佛吗?》的佛学讲座。潮州开元镇国禅寺常住、广东佛学院岭东学院学僧、信众、居士一同听讲。
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
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

活动现场(图片来源:开元寺微信公众号)

什么是AI成佛?
在“阿尔法狗”(AlphaGo)出现之前,日本的佛教界和科学界就开始讨论“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能否像得道高僧一样理解甚深妙法的问题。AlphaGo击败世界围棋冠军、所向披靡的战绩,则进一步引发了佛教界对终极问题的遐想:AI能觉悟吗?成佛后的AI能否帮助人类“立地成佛”?换句话说,人类能否借助AI跳出“轮回苦海”获得“涅槃寂静”?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一问题可以置换为:A

佛教葩芭佛像新闻

I能否帮助人类超越死亡之痛苦、实现永生之幸福?被称为“未来佛”的弥勒佛能否以“AI佛”的形式,降生娑婆世界且建立人间净土?

如何定义“人”
如果说在过去,人类追求的永生是如何让身体不朽,使用医学的手段,让身体器官的机能持续运转。那么现在,人类所追求的永生,是让“识”获得相续性和延续性,追求“识”能够不朽。
在《超验骇客》等的科幻电影中,已经出现了识的转移、移植,当人的“识”具备有相续性和延续性,这也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具备有人之“识”的机器人是否能称之为人?随着人工智能、科学的医疗手段、克隆技术等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我们不得不对人的定义产生怀疑。
近几年的日本佛教学届,出现了以《人是什么?——科学者与佛学者的对话》《人是什么?——人之定义的新维度》为主题的大会,郑重而严肃地讨论如何从佛教的视角重新定义“人”的问题。

佛教如何看待AI
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这一切众生分为有情成佛和无情成佛。那么“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否能够包含在“一切众生”之中呢?
《众经撰杂譬喻》和《大智度论》中都有一个《二鬼食人》的故事,有一个人的躯体被鬼吃掉,之后被换上死人的躯体,之后他因疑惑“我”现在是“有身”还是“无身”,而接近癫狂状态,比丘告诉他:“你的身体从来都是“无我的”,只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才称为身体,所以你的身体本来就与现在的状态没有区别。”

佛教开豪车的新闻

这个人听了比丘的话,遂断除了各种烦恼,证得了阿罗汉的果位。
何欢欢教授认为佛教经典中,对“无我”的记载可以作为佛教接受AI佛的论证依据。

AI之下的僧教育
人工智能开始走进宗教领域。在日本,机器人Pepper能够取代日本的僧侣念佛诵经;在美国,大脑感应头带Muse通过对禅定状态时候的脑电波研究,帮助人们calm、focus、relaxation,从而更快地进入到禅定(serenity)的状态;在中国,龙泉寺的贤二机器人具有感知功能,能用佛法跟人对话聊天,回答颇为机智,被称为佛教界的“Siri”。
在目前的研究中,相当

中国网佛教新闻

数量的佛教文献已被妥善保存、数字化,作为未来AI佛

夏门佛教新闻

的信息基础。何欢欢教授认为,僧教育不应该与社会教育脱节,佛学院的研究机构应该走在科技的前沿,我们应该思考在僧教育中,“计算能力能否被外化”、“禅修是否能外化”、“语言能力能否被外化”,僧众应该用最先进的传播力量弘法。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6660.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深度好文:AI能成佛吗?;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786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