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29 17:36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西夏亥母寺遗址考

佛教的文创产品新闻

古发掘队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雪野介绍,目前已经从遗址中出土了10万多枚擦擦。
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图为2016年10月15日,考古人员在亥

佛教如何对待恶人 新闻

母寺洞窟遗址内进行发掘。(图片来源:新华网 摄影:连振祥)
[原标题]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
据新华社兰州6月19日消息,甘肃省武威市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已经出土

佛教英语新闻

数万枚擦擦和大量经文残片,还出土了一件清朝顺治年间的纸质公文快递袋。
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发掘队领队、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赵雪野介绍,目前已经从遗址中出土了10万多枚擦擦。“这是甘肃境内藏传佛教寺院发现擦擦数量最多的寺院。”赵雪野说。除擦擦外,还出土了大量的汉文、藏文、西夏文经文残片,《新唐书》残片,以及一些西夏文献残卷。
赵雪野介绍,出土的擦擦里面均夹裹着西夏文、藏文的经片,有的擦擦里面还夹着羊粪蛋、麦粒、人头发、牛毛等。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考古人员还在不断从洞窟里清理出擦擦,并且按照工艺、形制等进行分类装箱。
在出土的擦擦中,有两枚擦擦是阴阳形制的,可以合在一起。“这是我们目前仅出土的两枚,跟其余擦擦形状完全不同,可能是当时的信徒从外地引进而来。”赵雪野说。
“擦擦”是藏语的音译,指按印或脱模制作的小型泥造像和小塔,泥塑小塔里一般夹有经片等物品,是当时藏传佛教信徒经常使用的贡品。
除此之外,还出土了一件清朝顺治年间的纸质公文袋。记者看到,公文袋上标有“此件紧急,公文飞递。如有×(字迹不清)迟,概究不贷”字样。“这就相当于快递,说明这是一份顺治年间的公文快递件。”赵雪野说。“遗憾的是里面没有文件,只装有一些铁甲片,目前还无法判断公文袋和铁甲片之间的关系。”
亥母寺洞窟开凿于西夏崇宗正德四年(1130年),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新华乡一座山梁的半山腰处,是西夏时期藏传佛教密宗静修之地。1927年武威发生8级地震,洞窟多被震塌,成为一片废墟。2016年以来,甘肃省对亥母寺遗址进行发掘,目前四个洞窟的发掘工作顺利进行。“每个洞窟各有侧重,一号窟经卷残片出土数量多,二号窟以出土擦擦为主,三号窟为住宿所用。”赵雪野说。
据了解,上世纪80年代亥母寺出土了大量西夏时期文物遗存,其中西夏时期的唐卡“上乐金刚和金刚亥母如意轮坛城”表明,石窟中尊奉的是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本尊之一金刚亥母。在另一件“文殊菩萨”唐卡上,文殊菩萨的左右上方分别安置了萨迦派和噶举派的上师,说明在西夏时期藏传佛教萨迦派和噶举派在凉州藏传佛教的

新闻联播佛教会

传播中占有重要位置。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8485.html

以上是关于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考古-甘肃西夏亥母寺遗址考古出土大量西夏文经文残片;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6321.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