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 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艺术-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 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 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
研讨会现场。 (图片来源:中新网河北 摄影:刘潇)
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图片来源:中新网河北 摄影:刘潇)
参会学者在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拍照。(图片来源:中新网河北 摄影:刘潇)
原标题: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
11月11日,丝路文明与佛教造像艺术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石家庄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探讨佛教造像艺术与
佛教造像艺术是丝路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体现了不同文明与民族文化的交互融合,对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办、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承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复旦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文化报社、美国圣达菲艺术设计大学、河北省文物部门、河北省美术研究所、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北美术出版社等著名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
佛像艺术源于印度,发展繁荣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成建华介绍,此次研讨会的宗旨主要是为了弘扬丝路文明,传承东方文化,彰显佛教造像艺术的精华,有效推动佛像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前副所长王海生表示,伴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产生于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后,经过同儒家和道家文化的长期融合发展,最终演变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给中国人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翎称,古代造像艺术中,工匠是谁往往不被人知,工匠曾是一批默默无闻的人。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的工匠精神令人感动,希望可以留下关于佛造像制作技艺等一系列文字资料,记录这一过程对于后人和研究者非常重要。
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学愚谈到文物和文化的关系时表示,文物可能是死的,可能是过去的,但文化是活的且具有时代精神。他认为,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正在做从文物到文化的一个转变和继承。
来自香港浸会大学宗教与哲学系的吴有能表示,艺术要走向民众、走向生活,要把艺术展览扩大成为艺术课堂,让民众参与进来,比如可以开办佛教
承办方、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发言人对记者说,该馆以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理念,以继承中华古代雕塑塑绘合一之传统技艺与佛教造像仪轨相融合,历经12年,制作了世界各时期佛像优秀代表作,其中浮雕、木刻作品面积1477平方米,浮雕形象设计1693个,木刻形象设计1693个,圆雕677尊,形成了中华佛像文化传承体系的框架,为建立中华造像文化基因库奠定了基础。该馆力求使佛像文化在得到保护的同时,促使佛像文化遗产的精神生命无限延续。
据悉,河北省佛像艺术博物馆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免费为公众开放,从即日起开馆试运行,参观人员可通过扫描博物馆官网二维码登录预约参观。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9705.html
以上是关于艺术-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 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艺术-20余位国内专家学者齐聚河北 探讨推动佛造像艺术继承与发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