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26 20:24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

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
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

左起:茅善玉、樊锦诗(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摄影:未明)

2018年11月15日,一部讲述樊锦诗这位守一不移的学者之生平的沪剧《敦煌儿女》在北京大学进行导赏,曾经的敦煌研究院第三任院长、“感动中国人物”樊锦诗以80岁高龄现身北大。

“你对它有深深的爱,就会想尽一切办法保护它

近半年佛教新闻

。”五十多年前,刚从北大毕业的上海女孩樊锦诗,独自一人来到敦煌,一坚守就是半个世纪。几十年间,她用坚韧柔情润泽戈壁大漠深处,着手建立了享誉世界的“数字敦煌”。

“我和敦煌是冥冥中的缘分吧,在上海上中学时候去博物馆,看到和敦煌相关的资料,敦煌就深深印在我的心里。后来学考古,一心向往敦煌,等真的去了,我当天就一个窟连着一个窟看了很久,

佛教相关新闻

越看越激动,敦煌太伟大了,它的领域无限广阔,内容无比丰富,就觉得自己一定要为它做点事,敦煌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所以要不计代价留住它,保护它。”谈及敦煌,樊锦诗语气中仍然充满。

再次回到母校,樊锦诗说:“北大的教育和熏陶,使我明白如何为敦煌做好工作。北大影响了我的一生。”她回忆称,在敦煌的工作中,自己一直都在寻找问题,“不是找茬,是找出问题,直面问题,这个习惯是在北大养成的”。

“对于敦煌这样独一无二的文化财产,从保护到开放到弘扬,我认为都应该是联系起来考虑的,不可能孤立地看任何一面,而在这所有的事情之

世界佛教新闻中心荣誉

上,是研究,研究应做在所有事情的前面。”樊锦诗表示。

樊锦诗强调,对于敦煌学而言,石窟应该与藏经洞文献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她直言:“敦煌学是国际显学,世界各地都有相关的研究在进行,有着不同的方向和成就,如果说起热度,我认为眼下无疑最热在中国,这也是应该的和必要的。”

提及一些敦煌文物的恢复再造,这位

佛教僧人管理新闻

考古学者观点明确而坚决。“修旧如旧,任何再造的都不应该在原地添建,因为它不是文物,文物就是文物,再造不是不可以,可以另辟地点展出,而不应该与真正的文物放在一起。”

守护敦煌半世纪的樊锦诗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谈及乡情,这位执着的学者表示:“平时在敦煌我有时喜欢听听上海评弹、沪剧、越剧什么的,那都是与儿时上海的记忆联系在一起的。”

《敦煌女儿》中,樊锦诗由著名演员茅善玉饰演,这位沪剧名家表示,七年前在报纸上看到樊锦诗的相关报道随即萌生创作相关题材的想法。“樊先生的人生是真正的‘美丽人生’,这种坚守的精神,对于传承民族文化的担当,非常打动我。”

茅善玉介绍,对于把自己的经历搬上舞台,樊锦诗最初是拒绝的,“樊先生非常低调,她一直跟我说她身上没有那么有戏剧性的故事,后来讲到要展现一代代敦煌人的‘敦煌精神’,先生才松口同意。”

“从绘画到宗教、音乐、舞蹈、书法等,敦煌包含的东西太多了,它是那么绚烂和宝贵,我作为一个考古工作者,当然要为它做些什么,一切只是这样。”樊锦诗说。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9800.html

以上是关于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樊锦诗-樊锦诗:敦煌学最热在中国;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5227.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