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顿悟是否存在?来了解南宗禅的解脱之路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顿悟是否存在?来了解南宗禅的解脱之路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顿悟是否存在?来了解南宗禅的解脱之路
由于魏晋玄学的崇尚玄思清谈,老庄哲学的自然无为,儒家的入世主义和重视世俗生活,以及自给自足的社会经济基础上的广大劳动人民的求解脱的精神愿望,大乘般若学与涅槃学的结合,使得中国化的禅学展开了。达摩来华,其禅法围绕“安心”展开,“安心”的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壁观”
从达摩的壁观到弘忍的守心,体现了达摩系禅法由万法一如到万法唯心的变化,是“法”还在,其有所“主”是明显的。僧璨道信认为息妄即是显真,而弘忍受《大乘起信论》的一心二门的影响,认为息妄与显真有分,有妄可息、有真可显,如着眼于“行”则是“息妄修心”,着眼于“证”则是“直显心性”,为后世北秀的“息妄修心宗”与南宗“直显心性宗”立法之源。《最上乘论》中关于迷悟、经教的看法与前期禅宗相比有进一步的发展,预示着南宗“无主”禅法的产生。法融牛头禅是以般若三论系为依据,趋向对空寂之禅心的证语,强调心境本寂。宗密言其教“以本无事为悟,忘情为修”,鉴于无心可守、无境可观,以不安不观不守为禅修,法融提小心境本寂、绝观妄守、“一切莫作”等无修而修之修证方法和“顿悟”说。惠能的“本来无一物”、“人心不思,本来空寂”与此十分相似,显示心性论和解脱论上的继承。
同时,发展厂的南宗禅也多少学习了与六祖同时的法系的禅法,包括北宗禅法。神秀的禅法是依《楞伽经》与《大乘起信论》而设立的,上要特点是观心看净,同时开方便法门。五方便是观心的展开,把当下坐禅之心与“真心”看到处,返照清净心而得自证白悟。《观心论》认为“心者,万法之根本也”,自心起用而起染净诸法,因此心既是众善之源也是万恶之主,通过观心而明了有染净二心,依净心得解脱,依染心受苦,除染而还净、息妄而显真便能离苦得解脱。因此“息妄”是神秀禅的特色,正如其偈,宗密把神秀为代表的北宗归为“息妄修心宗”是确切的。神秀认为观心之念佛有口诵和心念,了知自性清净为正念,执著言声是邪念:神秀反对“修伽蓝、铸形象、烧香”等形式佛事。其观心也讲顿悟,但是建立在渐修的观心息妄禅定的基础上,而不是南宗直了心性的“顿悟”,可称为“渐修顿悟”,但不管怎么说,在南宗禅的实际中这种顿悟是存在的,在某一角度说是更为普遍的存在。同时从相辅相成的角度上说,有北宗的“渐”才有南宗相对的“顿”。
但无论如何,惠能系以前和以外的禅宗在禅法上基本都是有所“主”的,或主“入、观&rdqu
惠能禅的解脱已完全走向内心,主体内离一情念而心千静自在,“心地无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9819.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顿悟是否存在?来了解南宗禅的解脱之路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顿悟是否存在?来了解南宗禅的解脱之路;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5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