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9-18 03: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

藏传佛教是随着元迁都大都而传入北京的。至元七年(1270年),元世祖忽必烈命建大护国仁王寺于高梁河,贞懿皇后诏建西镇国寺,这两座寺院是北京最早兴建的藏传佛教寺院。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
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

一九○九年护国寺春节庙会

藏传佛教初传北京之时,为在此弘扬藏传佛法,帝师八思巴等人采取了结合北京传统文化方式的宣教弘法活动,其中西镇国寺举行的游佛活动十分著名,成为元代大都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佛事活动之一,并形成了大都最早的藏传佛教庙会,对北京民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西镇国寺是元室举行藏传佛教佛事活动的重要场所。据元代熊梦祥所著的有关北京民俗文化的名著《析津志辑佚》记载,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日,西镇国寺都举行金牌大佛游城活动,即游佛活动,由帝师等率领,僧众鼓乐队引导帝坐金牌和金身佛像游城,供世人观瞻,并供善男信女朝拜。实际上,这种游佛活动已经发展成为大规模的

伊通县佛教新闻

庙会,开北京藏传佛教庙会之先河,在借助皇威弘扬佛法的同时,还可以“见京师极天下之壮丽”,“见圣上兆开太平与民同乐之意”。当时,除西镇国寺外,参加游佛活动和游皇城活动的藏传佛教寺院大护国仁王寺、庆寿寺等都有大规模的庙会活动。

京城藏传佛教庙会经过明代,到清代发展至高峰。清代北京藏传佛教寺院庙会大量涌现,且各具特色。正月初八的弘仁寺庙会、正月十五日的黄寺庙会、正月二十三日的黑寺庙会、正月三十日的雍和宫庙会等是以举办金刚驱魔神舞即“打鬼”活动为中心的特色庙会,具有藏传佛教寺院庙会的自身特点,成为历史上北京新年期间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景点。

据《旧京琐记》记载,清代以后北京形成了四大庙会,即土地庙、白塔寺、护国寺、隆福寺庙会。除土地庙外,其余均为藏传佛教寺院。同时,隆福寺、护国寺又分别代表北京东城和西城庙会的最高水平,被称为北京的“东庙会”、“西庙会”或“东庙”、“西庙”,成为北京最大的两个庙会。可见,藏传佛教寺院庙会在北京庙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燕京岁时记》对隆福寺、护国寺东西两庙庙会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西庙曰护国寺,在皇城西北定府大街正西。东庙曰隆福寺,在东四牌楼西马市正北。自正月起,每逢七、八日开西庙,九、十日开东庙。开庙之日,百货云集,

传承佛教文化新闻

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乃都城内之一大市会也。两庙花厂尤为雅观。春日以果木为胜,夏日以茉莉为胜,秋日以桂菊为胜,冬日以水仙为胜。”

不可否认,藏传佛教寺院庙会为北京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历史上,以

央视佛教新闻

东庙、西庙庙会区域为中心,形成了北京隆福寺商业文化圈和护国寺商业文化圈,甚至影响到了今天北京商业文化的格局。隆福寺商业街的兴旺发达,是与历史上隆

山东省佛教新闻

福寺庙会的作用分不开的。隆福寺小吃、护国寺小吃不仅反映了北京的传统特色和地方特色,更是东西庙会留给北京的商业文化遗产,也在更深层次上见证了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5551.html

以上是关于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藏传佛教-藏传佛教与京城庙会的兴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177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