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杭州展出百余件“国宝级”佛塔文物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物-杭州展出百余件“国宝级”佛塔文物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杭州展出百余件“国宝级”佛塔文物
公元977年,吴越国王钱俶奉安“佛螺髻发”的雷峰塔在浙江杭州建成,几乎同时河北定州静志寺僧俗沿用唐代地宫下葬舍利。
11月27日,“心放俗外——定州静志、净众佛塔地宫文物展”与“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分别在浙江省博物馆的武林馆区和孤山馆区开展。两项展览共展出了来自定州静志、净众两塔和杭州雷峰塔的近400件文物,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多达118件(组)。
民间故事《白蛇传》中“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金山,白娘子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的情节,也让雷峰塔广为人知。建于公元977年的雷峰塔,曾是西湖边的标志性景点,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夕照”以此得名,但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倒塌,大量塔内文物被埋于塔身之下,2000年开始重建后,2001年浙江省文保部门开始对此进行考古发掘。在对雷峰塔地宫进行考古发掘时,考古人员发现了一座用金棺盛装“佛螺髻发”舍利的纯银阿育王塔,而在雷峰塔天宫也发现过一座纯银阿育王塔。两座银质阿育王塔的形制、装饰题材、质地均相同,唯一的不同之处是地宫出土的这件内有金制容器,即“金棺&r
“相比地宫阿育王塔,天宫阿育王塔出土时挤压变形得厉害,修复难度极大。此塔含4%左右的铅,在目前出土的银器中很少见,一般银器的含铅量在1%左右。因此,整个银器的硬度很高,需高温才能恢复形状。修复时局部最高温度控制在1000℃左右,还需多次表面处理,最终使该塔重现千年旧貌。”当年雷峰塔考古发掘领队、浙江省博历史文物部主任黎毓馨11月29日告诉早报记者。
据了解,此次“瑞象重明——雷峰塔文物陈列”将作为浙江博物馆常规展常年展出,这也是2000年雷峰塔发掘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文物展。共展出了77件(组)文物涵盖了绝大部分雷峰塔出土文物,其中8件国家一级文物是第一次集体展出,分别为鎏金银阿育王塔、鎏金铜释迦牟尼说法像、千秋万岁铭鎏金银盒、千秋万岁铭鎏金银垫、玉善财童子、鹦鹉纹鎏金银腰带、瑞兽铭带线刻铜镜和刻本《宝箧印经》。
“定州佛塔和雷峰塔在千年前就有交集,这次可以说是千年后的重逢。当时吴越国王钱俶
定州,又称中山古
同时,来自国内与日本、韩国的研究古代佛塔地宫的专家、学者一起观摩了杭州雷峰塔、定州两塔出土的文物精品,并就相关学术研究展开了交流探讨。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5500.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杭州展出百余件“国宝级”佛塔文物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杭州展出百余件“国宝级”佛塔文物;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1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