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张照龙的佛法创业经:修炼迷茫时代感受幸福的能力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创业-张照龙的佛法创业经:修炼迷茫时代感受幸福的能力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张照龙的佛法创业经:修炼迷茫时代感受幸福的能力
2016年,大部分创业者都在寒冬中鏖战,各行各业的百姓也在生活的消磨中越过越迷茫,最后大家回头看看,好像不论成功失败,一天天都是庸碌不安,很少有人清晰的知道自己究竟在忙些什么。
精神上空洞无趣,大环境又不尽如人意的情况下,如何感受幸福与满足就成为一种能力,张照龙在俗世修佛二十载,在观想打坐之间,渐渐懂得如何通过信仰和修炼,在喧嚣的人潮之中退回己心,保持自在与满足。
“要有一个信仰,信仰什么不重要,不一定要和我一样学佛,几乎每个宗教的出发点都是劝人向善”张照龙说:“重要的是能够在信仰里发现自己的问题,懂得怎么去改变问题,并且真的愿意一步步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内心充满幸福的人,活的更加平安、快乐。”
人物早年经历
张照龙高中时无意间翻阅佛学经典,看着看着,他惊喜地发现哪怕只是阅读也对平复躁动的心绪有很大帮助。这次意外的兴趣收获,为他日后拜师修佛铺垫了伏笔。
奇缘难料,如果说佛缘起于阅读,那选择做安全行业就是因为张照龙遇到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原来学医,转行做安全后,竟成了专家。有一次,张照龙问他:“你学医的怎么做安全?”
朋友回答:“是相通的,医生是给人看病,做安全是给电脑看病,医生为人做健康保障,工程师是给信息系统做安全保障,理念相同,方法相似。”
这一席话,对张照龙启发很大。因为他所学的佛法中的诸多理念,更加适合“行医。”
1999年,张照龙先在McAfee工作,后巧遇机缘前往北京,在中科院下属的安全研究小组开发扫描器,当时世界的安全防护水平都不高,国内更加没有防病毒的意识。在这样的背景下,张照龙所在的研究小组具有前瞻性的开发出了中国领先的安全扫描器。
二十一世纪初,张照龙前往安氏做BS7799安全标准管理体系,张照龙说:“原来我不懂阿,以为有安全产品就能帮用户解决安全问题,后来我才知道,原来做安全还要有体系,光靠产品解决不了安全问题,懂了之后,我们就提出了三分技术七分管理的理念。”
2002年之前,张照龙还做过黑客、安全咨询师,他在北京干的风生水起,但在上海的家人却心心挂念,催促他回上海谈朋友的电话不断打来,最终,张照龙下定决心回上海与家人团聚。
也正是在此时,他的命运注定要发生一些改变。
初次创业:两眼一抹黑
回到上海的张照龙,第一件事就是找工作,但在2002年,上海几乎没有做安全的公司,眼看就要失业的张照龙,只好硬着头皮创建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柏安。
“因为我是做技术的,从来没做过公司,也不知道公司运营到底应该是怎么样的”张照龙说“一开始谈项目,搞财务,弄管理,都很困难,真是不懂。”
让张照龙印象深刻的是2002年的冬天,那时候他们谈了几个大客户,像吉利、西门子移动、盛大传奇。
吉利的项目谈了几个月,快要签合同时,对方突然宣布他们所有的签字权和IT部门全部转到新加坡,这个项目就此消失。
盛大传奇当时还没有卖游戏卡,但是跑地图一直死机,经人介绍,张照龙认识了盛大传奇的CEO陈天桥。
张照龙去盛大,用户问:“为什么地图会死机,是不是因为大家都开外挂?”
一句话,此后一个星期,张照龙带着团队死守盛大,连续七天,他每天十几个小时盯着电脑,加班熬夜做分析测算。到第七天,终于发现是因为盛大某部分的程序有问题才导致地图死机。张照龙把原因告诉用户,问题解决。
临走时,用户给了张照龙两万块,虽然看似是一笔不小的“维修费”,但对比盛大传奇当年的营业额而来说,可以算是九牛一毛,对应张照龙的技术层级来说,也是很低的价格。
在当年的时代背景下,安全人才稀有度极高,在创业之前,张照龙给别人打工,不算奖金已经可以拿到两万,富贵养成了出门不走路,全打车的习惯,反观创业后,钱不会进入张照龙一个人的口袋, 两万块要用来运作公司,给员工发薪水,拓展业务,前后投入一核算,剩不下多少收益。
走出盛大门口,天空下起了小雨,养成打车习惯的张照龙舍不得打车了:“真的是舍不得了,我走回到公司租的商业住宅楼,把头发擦干,坐下来想,那时候突然觉得创业太不容易了,辛苦了那么久,每天十几个小时加班盯在机房,到最后赚不到钱。”
此时张照龙的心理很不是滋味,但困难可远不止这两个。
困难:师父点化始顿悟
公司初创,张照龙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比如安全服务做出去了,但钱却收不回来,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个月,到月底,整个公司的账目里只剩下7万块,他东拼西凑,找家里借钱维持公司的发展。
困难重重的同时,张照龙的佛缘也到了。
张照龙收到一位相识师兄的询问,他问张照龙:“有一位师父过几天要来上海讲学,无处落脚,能不能在你家借宿几日?”
张照龙自高中研究佛学开始,还未能得师父点化,有此机缘,便欣然接受。
在借宿一个星期里,张照龙观察到,师父的饮食起居,坐卧行走都透着轻灵。虽然是藏族人,但师父可以用不错的汉语与张照龙交谈,而师父对佛法的认知常让张照龙茅塞顿开。
张照龙说:“从行为举止上,就能看出师傅是真正在修行的人,至少是一个值得我们去学习的榜样。”
第二年一月,师父再次来到上海讲学。
师傅是出家人,没有经济来源。到上海后,张照龙觉得师傅的吃住用行肯定要他支付,这是很天经地义的。
张照龙说:“后来有一两次,他要付,我就拼命把师傅就拉回来。我说不行,一定要我来付钱,怎么可以让师傅来付钱。”
师傅当面跟张照龙说:“你是个很自私的人。”
张照龙问:“为什么?”
师傅解释道:“很简单,我愿意来付这个钱,付的过程中给我带来的是快乐,因为我请客你了,我会心里很平安,你是一个很自私的人,你都不想让我获得一丝快乐。”
张照龙若有所思,师傅好像看透了张照龙的心思。
接着说:“你的心态是什么?你不想欠别人,永远希望别人在欠着你,别人一旦给你,你就觉得要马上还给别人,说明,其实你是很自私的,你不想欠别人也是一种自私。”
此后,无论亲戚朋友、创业伙伴,给张照龙提供帮助,或者请他吃饭,他都会坦然接受。
张照龙说:“你要能够沉得下别人给你的帮助,等到别人有需要时再尽力回报给别人。不是说别人请你吃顿饭,你马上就请回别人一顿。每次都这样,就说明我们心里太自私,容量太小,总觉得任何事情都要赶快清空。”
明白这点后,张照龙对于别人的欠款和欠别人的钱,在心态上便不再每日着急,而是从容不迫的做好眼前的安全服务。
在顺其自然的状态下,欠款一笔一笔打来,半年内他的业务走上了正常的轨道,他向家里人借的钱也全部还清了。
之后几年,只要师父来上海讲学,张照龙都细心求教,慢慢地,二人感到彼此投缘,张照龙便正式拜师。
平日师傅住在西藏,如果遇到想不开、放不下的事,张照龙就打电话向师傅求教,张照龙说:“师傅就几句话,你会突然觉得自己非常蠢,为了那种小事烦恼自己多少天,太不值得了。”
对人:最重要的是发心
创业与做技术最大的不同在于要开始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在这一点上,张照龙有一份特殊的体会。
早年,张照龙路上看到要饭的,不论他是残疾、老弱,还是正常,一般都会给一些钱。
有次他和师傅一起出去,师傅就突然问张照龙:“你把钱给别人,你的发心是什么?”
张照龙想了想说:“看到老人我会可怜他,觉得要多给一点,希望他能够吃顿饱饭,至少他这一天能够不愁生活费。如果看到健全的人,我觉得我做了件好事,也就一块给了。”
师傅说:“如果是这种心态,你就不要给。”
张照龙问:“为什么?”
“因为你只是觉得,我给了钱,我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日行一善。你不是为了他,是为了自己的心安。”师父说:“佛教讲因果轮回,你在发心为己的情况下给了他一块钱,债就种下了,可能下辈子他要还几十块钱,甚至堕地狱。你不是在害他?”
张照龙又问:“那什么情况下可以给?”
师父说:“要看你的发心,发心不纯,做的就是伪善,即使表面看上去很好,也是错的;发心很好,表面看上去很糟糕,也是对的。如果你的发心是为了那个受捐助的人,希望他能够得到一丝帮助,一丝温暖,甚至把这
“只要接了项目我就要做完。比如10万块钱接的项目,到最后公司发现可能要投入50万的成本,我也会认真去做。”张照龙说:“对客户不离不弃,相信他们也会懂得感恩,之后会给你更
焦虑:修佛本身是快乐的
创业中遇到的诸多繁杂琐事,难免使张照龙内心生起波澜。这时,打坐观想,就成为张照龙最快乐的时间。
佛教的观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4606.html
以上是关于创业-张照龙的佛法创业经:修炼迷茫时代感受幸福的能力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创业-张照龙的佛法创业经:修炼迷茫时代感受幸福的能力;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