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菩提艺访 · 对话大师 |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建筑-菩提艺访 · 对话大师 |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菩提艺访 · 对话大师 |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
“这个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像星光一样,分散在天空各处独自闪耀,能够彼此照见的,总是少之又少。即使同为佛教文化行业行舟人,也未必有缘同舟畅谈。我们常好奇,在佛教文化行业中极具艺术造诣、熠熠生辉的大师们,他们心中会带着怎样不同寻常的人生所见、和工艺所得呢?
【菩提艺访——对话大师】是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组委会精心打造的一档人物访谈栏目。以"赏工艺之美,享智慧人生"为主题,邀请业内工艺美术大师莅临展会现场,通过展会平台,分享他们对佛教工艺的理解和所得,以助行业交流互鉴,弘扬工匠精神。
首期嘉宾 朱炳仁先生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空缺的一代与传承,用“金字招牌”寻回失落的铜雕技艺
“朱府铜艺”始创于清朝同治末年1875年,起源于绍兴,距今已有140多年历史。从此开始,朱家的铜雕技艺代代相传,名扬天下。
中国铜技艺自近代以来停摆了数十年。 直至改革开放,朱府铜艺才遇到了苏醒的机会。朱炳仁大师说,当时他的父亲朱德源先生是杭州知名书法家,很多商店都找他写门面招牌。朱父想到,为什么不用老祖宗的手艺,为大家定制真正的金字招牌
用铜征服现代建筑,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在G20峰会开幕前的揭秘节目中,央视白岩松聊到:“内部看起来非常像木头,雕刻着各式花纹,可是近看,我突然发现原来是铜”。白岩松老师的误判,正巧妙地解释了铜在国家经典的建筑上的使用优势。
铜——拥有近木又胜木的特点。
朱炳仁大师介绍到: 木头很重,且容易开裂,需要长久往复的维修、护理。完成一个大型的建筑设计,更需要开采大量森林资源。 铜避开了这些难题——它很轻;铜上面能雕刻各种花纹雕饰,拥有和实木无二的厚重质感;且铜加工比木头快得多(G20会场只用了5个月)。
良好的适用性、绿色循环材料带来的新发展
很多人还是心存疑惑:铜,这么有现代感的金属,真能够融合中国元素,展现中国风范吗?
朱炳仁大师通过潜心研究,给了四个令人信服的原因:
首先,中华民族在千年中都使用铜制生产工具,铜对我们来说有亲和力,绝不是冷冰冰视觉感受。
其次,铜原料能够反复回炉,人类自开采以来的铜,75%-85%还留在人间,反复使用。是无限循环的绿色材料。
其三,从物质储备来说,铜是军工、民用、工业生产的重要战略物质。由于铜的环保性和抗腐蚀性,铜建筑可保持千年不坏,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以就地拆解,真正做到“藏铜于民”。铜建筑也是一种给子孙后代的留存方式。
最后,从建筑需求来说,铜具有良好的适用性,从黑色的雷峰塔到金光闪闪的峨眉山金顶,都是用铜做的。它可以代替泥瓦、木头,又拥有远超泥木的使用寿命。
潜心专研,再一次跨越
铜艺术在佛教建筑、古建筑的应用前景
朱老一直坚信,铜在寺院庙宇等古建中有极大的应用前景。
以雷峰塔为例,修复之初曾颇有争议。专家不同意用铜来恢复南宋时期的古建,甚至担心铜瓦使用寿命, 为此,朱炳仁大师和浙江大学材料系的教授共同研究,给出了一组有力数据:铜瓦在没有任何保护的情况下,寿命是3240年。最终让会议上专家一致通过。
作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朱老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怀。他感慨,中国人喜用木,西方人喜用石,最终导致东西方古建筑留存数量差异。如果铜来体现我们的经典,现在多做一些建筑庙宇,等到两、三千年后,也许中国留下来的风格建筑会超过西方。”
最高 · 最有影响力 · 铜建筑大师作品回忆录
朱老先生的第一个铜建筑作品是杭州的灵隐铜殿,12米的高度已超出历史上最高铜建筑(四大铜殿最高8.3米),得到当时吉尼斯纪录“中国最高的铜建筑”。但要论及感情最深、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作,还是西湖十景之一雷峰塔,不仅仅是因为雷峰塔的灵秀和历史地位,更因为这是用铜重建的中国经典。
修复之际在选择建筑方式上,朱老表现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匠人的坚持——“中国目前有3400座古塔,若雷峰塔还是用传统的建筑方式来做,那不过是3401座。若我们在建造中用现代的工艺理念、新的手法和技艺,那么雷峰塔建造好了之后,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有价值的传世之作。”
朱老笑着提到,
感谢您看完上面的分享,朱炳仁铜将于10月12-16日亮相第十二届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秋季)展览会,欢迎您届时前往参观品鉴!
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在构建全球佛教用品一站式商贸平台的同时,致力于通过展会平台,弘扬佛教文化。 【菩提艺访】将成为一个传播匠与艺的平台,肩负起传承经典技艺,发扬工匠精神的重任,感恩和学习前辈大师们为我们留下的精神财富。
今后,大会将邀请到更多匠师莅临展会现场,让观众近距离领略匠师风采,多角度呈现佛教艺术之美,希望能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和关注。
微信 · Buddhafair
总机 · 0592-5959618
官网 · www.buddhafair.com
新浪微博 · 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
原文出处:http://www.fo5.cn/news/show-15237.html
以上是关于建筑-菩提艺访 · 对话大师 |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建筑-菩提艺访 · 对话大师 | 中国当代铜建筑之父朱炳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80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