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09 01:09
  • 自在佛学知识网

「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

电影《三打白骨精》海报

[原标题]多识仁波切:从佛理的眼光看《三打白骨精》

《西游记》是根据佛教思想创作的一部神话小说。从作品的构思和故事情节来看。作者吴承恩有相当的佛学功底。作者用形象化的思维描写了从人到佛、人心净化的艰难历程。西天大雷音寺是佛家学佛修行的最终目的地——佛地。唐僧在取经途中所碰到的千奇百怪的妖魔。不是外部的魔。而是心内的魔。是人心中本具的魔心——贪、嗔、痴、慢、妒、邪见等烦恼。

佛说:“最险恶的敌人不在身外。而在自己的心里”。修行的过程就是战胜一个个心魔的过程。战胜心魔的武器不是刀枪剑戟。而是洞察魔性真面貌的“火眼金睛”&mda

中国网新闻中心马航佛教徒

sh;—慧眼和威力无穷的“金箍棒”——金刚禅。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的原型是古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神猴哈奴曼塔。该史诗描写的是罗摩衍那王子美丽的妻子悉达被十面魔王抢走后。聪明的神猴哈奴曼塔帮助王子寻找夺回悉达的故事。传说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是十面魔王的居地。该岛上的居民中至今还流传着神猴降魔的故事。每年纪念神猴。演出神猴战胜魔王的戏剧。

《西游记》里“三打白骨精”只是一个故事情节。新上

四平市佛教新闻2018年

演的3D电影《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典型化了的魔性。同样。带垢如来藏心人格化的唐僧。悟空智慧

佛教景区清明活动新闻

人格化的孙悟空。人心中的三毒贪、嗔、痴人格化的猪八戒、白龙马、沙和尚都用典型化的手段概括集中地表现了各自的性格特点。

黑格尔的《小逻辑》中说:概念名称一产生就超越了原来的对象。电影《三打白骨精》超越了《西游记》故事原型。全面展示了整本

佛教中秋佳节的祝福语新闻

《西游记》的思想内涵。真是大手笔之作。

佛说:“一切众生皆具如来藏心”。肉眼凡胎的唐僧虽具如来藏心大慈大悲。但凡夫的如来藏心。即佛心是被无明掩盖了的带垢佛心。就像未开发的地下宝藏一样。不能发挥其作用。凡人所具有的自然世俗智。所看到的万事万物是众缘和合的假相。表面现象。如唐僧看到白骨精变化的“老太婆”、“儿童”。信以为真。被“老太婆”伪装的可怜相。花言巧语等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愚蠢的动作。教条主义地理解不杀生戒律。不分人妖是非。粗暴地干涉阻止孙悟空的斩妖除魔的正义行动。甚至干出人愁鬼乐的蠢事。口念紧箍咒。惩罚驱逐保护自己的有功之臣。真如毛主席在诗中说的“僧是愚氓”的评价。“愚氓”就是无明覆盖下的众生共相。佛说:“有单一的慈悲或单一的智慧都成不了佛。二者结合才能成佛”。唐僧如果没有孙悟空的护持。到不了西天。取不了真经。

孙悟空虽有“火眼金睛”(悟空智慧)和“金箍棒”(金刚禅)。如果没有套上约束他的“紧箍冠”是不行的。紧箍冠是道德和戒律的象征。如果人只有智慧。没有道德是最危险的。具智能的人类。不缺乏智慧。缺乏道德才是产生诸种麻烦的根源。这个紧箍冠是法制。是装进权利的“笼子”。无法无天。把天宫闹的一塌糊涂的野猴头上套上了紧箍以后才变得循规蹈矩、走上正道。

智慧是双刃剑。人类的智慧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了空前发展的高度。同时也用智慧造出了毁灭人类自身的核武器等。

慈悲和智慧是佛性的本有属性。贪嗔痴是魔性的三种表现。佛心和魔性是人心中的两个对立面。矛盾的双方共处于人心中。佛性占优势就属善类。魔性占优势就属恶类。孟子的人心本善论。旬子的人心本恶论。都是非中观偏执。他们都没有悟到缘起性空的究竟真理。缘起性就是空性。就是说万事万物都是众缘形成的产物。随条件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固定的绝对不变的本性自性。人心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变成佛或者变成魔。环境条件是主要因素。

人心中的贪嗔痴也各具两面性。不是绝对的黑恶。所以佛说:烦恼即菩提。“菩提”是觉悟。开悟之义。就是说贪嗔痴这类使人堕落的心志负能量。消极因素。可以转化为使人升华的正能量。积极因素。

如密法中有贪嗔痴慢妒五毒。转化为五佛、五智之法。唐僧的随从猪八戒、白龙马、沙僧分别是贪、嗔、痴的化身。将贪色贪吃的猪头怪、愤怒凶残的毒龙、浑浑噩噩的沙僧。经悟空棍棒的训教。消除魔气。引入正道。变成了唐僧的随从。这是烦恼转化为菩提之因的事例。

电影中悟空问:“佛经里讲什么?”唐僧答:“人生的真相”。唐僧的这个回答。一语道破了佛教的真谛。

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非物质组成的世界人生。总的归纳起来有两个层面。即现象层面和本质层面。佛教中观哲学称现象层面为俗谛、假谛。本质层面为胜义谛、真谛。“假谛”就是假相。“真谛”就是真相。和假相相对应的是世俗智。和真相相对应的是真智、悟空智。孙悟空的“火眼金睛”是真智的象征。

大多数人的认识都停留在人生和事物的现象层面。认识不到被表面现象掩盖的真相。所以。能有几人看透人生的真相。不被眼花缭乱的现象所迷惑呢?

白骨精要“三打”。说明人心中的烦恼魔是非常顽固的。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各种手段顽固地固守阵地。反扑抵抗。所以。大乘佛教一到七地用一个无量劫年才能破尽烦恼障。破尽烦恼障就获得脱离轮回的阿罗汉位。

这个电影中还有深具启示的“两打”。一是打死极端自私、喝别人的鲜血、延长自己寿命的国王。他和白骨精没有什么不同。该打。二是打唐僧。这是最重要的一打。打死唐僧的我执体。使其证“无我”。

我执是众魔入侵的根源。没有我。哪有害我的魔。消除魔害的根本办法是破除我执。打掉白骨精。还有牛魔王、红孩儿等其它很多妖魔。所以。打白骨精是治表。打唐僧才是治本。佛和魔是相对的存在。相对的一方消

佛教近期新闻

失。另一方也失去存在的前提而随之消失。所以。佛不存在了。魔也就不存在了。唐僧不存在了。吃唐僧肉、喝唐僧血的白骨精也就不存在了。从胜义谛的角度来看。即无佛。也无魔。(本文转自多识活佛智慧)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02/102050345791.html

以上是关于「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唐僧」从佛法角度看《三打白骨精》:谁是真正的魔;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6932.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