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院」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2016年度第2次皈依法会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殊院」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2016年度第2次皈依法会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2016年度第2次皈依法会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惊蛰之后。文殊院迎来了春节后最盛大
在这里。被问到最多的问题便是“你为何皈依?”对于佛教。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每个人对佛教都有不同的诉求。有的人希望通过皈依而获得信仰的力量。改变生活的质量。有的人希望通过学佛修身养性、智慧觉悟。在嘈杂浮躁的生活里找到心灵安宁的归处。
[佛教徒应有的快乐]
虽然大家皈依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是皈依的发心却很重要。它决定着你修习的方向。照证法师解读皈依仪轨中的“回向”。所谓“回向”是将自己所修的功德。不愿自己独享。而将之“回”转归“向”与法界众生同享。以拓开自己的心胸。并且使功德有明确的方向而不致散失。
“把所修的功德回向给所有有情众生。希望他们都有机会听闻佛法;回向给爱我们的人、我们爱的人、曾伤害过我们的人以及被我们伤害过的人;回向给所有促成今天善缘使我们皈依的人。这种分享的喜悦。是佛教徒应有的快乐。”
[拜佛是为放下]
拜佛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佛门礼仪。礼佛拜佛。寓意在躬身和跪拜之时放下傲慢。放下贪嗔痴。以恭敬之心。去接近佛菩萨圆满觉悟之心。
[皈依是开始]
皈依法会由文殊院堂主宏琳法师主法。“皈依就是回家”。宏琳法师一句话点出皈依的真意。“皈依就是令我们本具的智慧慢慢显发。转烦恼、痛苦的人生为清净、喜悦的人生。&rd
“余常谓。欲得佛法实益。须向恭敬中求。有一分恭敬。则消一分罪业。增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则消十分罪业。增十分福慧。若无恭敬而致亵慢。则罪业愈增。而福慧愈减矣。”宏琳法师借印光大师法语。提醒大家皈依以后对三宝要有恭敬心。即对佛像、佛法经典、出家人、要有恭敬心;更进一步。要对所有人都有恭敬心。有了恭敬心就能在佛法大海里自在遨游。皈依后要进一步了解和学
[皈依快乐]
来自江西的邬先生。是江西南昌大学的一名英语老师。邬先生参加了文殊院2015年第12届智慧之旅禅修营。开始系统了解佛教。禅修营不仅使邬先生对佛教的了解加深。也让他与文殊院结下善缘。禅修营期间。他白天参加活动。夜晚和同组的同修们一起交流心得体验。非常快乐。此次专程从江西赶回文殊院皈依。皆因善缘成熟。因缘具足。
邬先生说。通过对佛法的学习。让他放下傲慢。明白自己只是众生中普通的一员。先解决了自身的问题。让自己获得力量。再带着这样的力量。去帮助其他人。邬先生学佛的另一个体悟来自文殊院座元智海大和尚的开示。智海大和尚说。佛陀的两只手。一只向上举起。代表着勇气;一只向下放下。代表着慈悲。邬先生说。当有能力的时候。就需要勇气去践行;而对于埋怨、怨恨等负面情绪则需放下。智海大和尚“对于
一群皈依的外国朋友。吸引了不少眼球。她们来自德国慕尼黑。带队的是医学教授。法名妙劝。另外6人则是成都中医学院的交换生。她们有一个共同点。都非常热爱中国文化。今天参观文殊院。刚好遇上皈依法会。法师和志工们的无障碍英语交流。令她们迅速领略佛法魅力。于是果断决定参加皈依法会。缘来自然相逢。无论国界肤色。哪怕山高水长。
佛法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皈依只是第一步。在未来的修习中。祝福大家信念增长。福慧增长!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03/112257346088.html
以上是关于「文殊院」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2016年度第2次皈依法会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殊院」四川成都文殊院举行2016年度第2次皈依法会;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6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