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3-02-05 00:5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

原标题:开通12种语言微博弘扬佛教文化

「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
「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

2018年两会佛教新闻

全国政协委员、学诚法师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京华时报记者 周民 摄

全国政协委员、今年50岁的学诚法师近十年间借助网站、博客、微博等方式弘扬佛法。成为“最具互

新闻佛教最新消息

联网思维”的法师。谈及去年的“假活佛”事件。学诚法师表示必须依法治理。随着藏传佛教活佛信息查询系统上线。国内宗教教职人员身份已首次实现网上查询。有利于佛教健康有序发展。

□谈假活佛

教职人员信息首次网上可查

京华时报:目前。明星、富商信佛越来越多。但也引发一些招摇撞骗的弊端。假活佛现象泛滥。您认为应如何杜绝这种问题的发生?

学诚法师:此前因为缺乏依法管理。从事藏传佛教的弘法活动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现象。甚至出现了为社会及舆论所诟病的“假活佛”。必须要依法治理。促进佛教健康有序发展。1月18日。藏传佛教活佛查询系统正式上线。公布了870位境内活佛的信息。这是国内宗教教职人员身份信息首次实现互联网查询。有利于信众们从合法渠道接触、学修、传承纯正的藏传佛教。也让藏传佛教得到更加健康、系统、有序发展。

同时。佛教教职人员的认定备案以及《佛教教职人员证》的颁

今天新闻佛教

发。也是依法管理佛教事务、规范佛教教职人员行为的重要举措。

□谈互联网时代

佛教弘传也要与时俱进

京华时报:您平常使用手机多吗?你如何看待高科技与佛教之间的联系?

学诚法师:当代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这是所有国家、民族、宗教都必须面对的趋势。佛教的弘传方式和方法需要恰当地与时俱进。同社会发展相适应。因此。出家人要有勇气接受新事物。积极学习、掌握现代科技文化。手机、互联网只是一个信息载体。关键是怎么面对它、如何使用它。

平时因为工作需要。我也会使用手机、电脑。这些工具能让弘法利生变得更加便捷、有效。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互联网上经常充斥着大量污染精神的垃圾信息和不实信息。

京华时报:互联网会给僧人清修带来影响吗?

学诚法师:我认为。建立与传统戒律清规相结合的现代寺院管理制度很关键。比如龙泉寺就有严格的僧团管理制度:个人不拿单资。不使用手机、电脑。只有少数执事法师因工作需要。才会由寺院配备;在使用电脑上网时。还需要提出申请并有人陪同。

而且。龙泉寺的僧团是有分工的。负责事业部门、需要上网的只是少数法师。绝大部分僧众的学修不受网络影响。这样就保护了出家人的道心和学修环境。

□谈创新传承

开12个语种微博传播佛教

京华时报:您认为宗教界如何参与创新?

学诚法师:宗教界要充分发挥对社会的积极作用。就要顺应时代要求。积极融入创新型社会的构建。

近年来。佛教界不断创新佛教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载体。充分运用现代新媒体手段。如网站、博客、微博、微信、影视、动漫等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形式。赋予佛教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从2011年我就开通了多语种微博。今年发展为12个语种。可以覆盖全球四分之三的人群。在公益慈善领域。佛教界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领域和模式。

京华时报:当下年轻人接受信息多元。如何才能更好传承我国传统文化?

学诚法师: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要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尤其在文化多元、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契合现代人身心特点和需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将传统文化转化为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中国的寺庙是守护、延续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实际体验寺院生活。可使人们对传统的修行方式、生活方式产生直观感受。并潜移默化地影响到现代人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比如惜福、习劳、早起早睡、素食、护生、尊师、敬老等等。这些都是现代人比较欠缺的。

其次。可以通过文化艺术活动、公益慈善、传统法会、学术交流以及佛教修行体验等灵活多样的弘法利生方式。将传统文化精神融入生活、复活于当下。让社会大众亲近佛教。浸润在清净庄严的佛教氛围中。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在现代社会树立积极健康的时尚新风、传递和谐的正能量。

□谈北齐佛首回归

佛教成为两岸精神文化纽带

京华时报:您作为福建人。能谈谈您当年出家的缘由吗?闽台佛教文化自古以来渊源颇深。您认为佛教如何在两岸关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学诚法师:我出家的因缘首先得益于闽南地区深厚的佛教氛围。我的祖母学佛并出家。母亲也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这种家庭影响使我从小就对佛法有种自然的亲切感。少年时代看到玄奘大师的传记后。被其“远绍如来。近光遗法”的弘愿深深感动。因此也发愿出家。弘扬佛法。

佛教新闻比丘尼行脚

闽台之间自古以来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法缘相循。在两岸关系方面。佛教一直发挥着精神文化纽带的作用。通过举办佛教文化、学术、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会。共同合作举办大型佛教活动、法门盛事。两岸佛教界彼此亲切往来、密切合作。今年2月26日。90岁高龄的星云大师虔诚护送流落海外20年的北齐佛首造像成功回归祖国。体现着两岸佛

莆田佛教论坛新闻发布会

教和历史文化割不断的血脉亲情。

今后我们还将通过两岸佛教僧团建设、两岸佛教教育领域的交流合作等活动。发展两岸佛教公益慈善交流合作等多种方式。不断增进两岸佛教友好交流。为两岸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和伟大复兴携手努力。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03/095140346214.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龙泉寺僧人要上网须申请 要有人陪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6518.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