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佛教教育研讨会第三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佛教教育研讨会第三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佛教教育研讨会第三场
中国佛学会福建讯:2013年11月1日上午8时,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佛教教育研讨会第三场如期举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麻天祥教授,莆田学院、福建佛学院叶青春教授,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任刘雄峰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教师陈洁、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立夫教授,莆田学院、福建佛学院女众部办公室主任宽铭法师分别就各自论文做演讲。本场研讨会由法门寺佛教文化研究院(筹)主任道伟法师主持。
麻天祥教授以《中国近代佛学教育钩沉》为题,详谈了现代僧学的发端、佛教革新运动的发起及民初僧教育的勃兴情况。其间,他围绕扬州普通僧学堂、金陵祗洹精舍、南京僧师范学堂的创办、发展历程详细谈了现代僧学的发端;又以深入分析金山寺佛教革新,民国初年成立的上海华严大学、宁波观宗学社、常熟佛界学
莆田学院、福建佛学院叶青春教授作了《中国佛教教育的现代性视角》的演讲,指出依赖西方教育,自身现代化外显不足,精神匮乏。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任刘雄峰研究员首次从教育现象学分析佛教教育,试图从教育现象学的视角,作出学理上的探
北京理工大学陈洁老师通过2013年组织的关于“”大陆高校佛学类通识课程“的小型调查统计,作了题为《高校佛学通识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情况调查》的演讲。她讲到,此次全国被调查的123所高校,有78所开设了与佛教内容有关的通识类课程或非佛教专业的专业课程,占到被调查总数的63.4%,开设课程达202门。其中以佛教为唯一讲授内容的169门,占83.66%,授课中有佛学专题或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立夫教授以《丛林教育有何意义》为题做讲演,认为佛学院教育的改革应该在次第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更好地融合传统的丛林教育与现代学院教育两种模式,回归到佛教一贯主张的学修并重的轨道上来。
福建佛学院女众部办公室主任宽铭法师作了题为《二十一世纪僧伽教育问题之管视与对策》的演讲,提到21世纪僧伽教育存在的诸如僧伽队伍自身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学修失衡无法兼顾、各佛学院自我定位不准确等问题,并提出改进办僧伽教育的设想和对策,即造就一批解、行相应的清净僧伽,契理契机结合现代人需求找出一个适合信息时代的新型的僧教育模式,严持净戒。
相关链接:中国
原文出处:http://www.cnfxh.com/news_content.asp?id=3191
以上是关于佛教-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佛教教育研讨会第三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福建佛学院30周年庆典·佛教教育研讨会第三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90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