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世界最大立佛偏居深山 何人刻何时造成谜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物」世界最大立佛偏居深山 何人刻何时造成谜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世界最大立佛偏居深山 何人刻何时造成谜

「文物」世界最大立佛偏居深山 何人刻何时造成谜
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资料图片)
在宜宾市屏山县龙华镇八仙山上。有一尊高达32米的立佛。被称为龙华八仙山大佛。自从阿富汗巴米扬大佛被炸毁后。这座偏居川南深山悬崖之上的大佛。成为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1995年12月。四川省人民政府
佛教新闻近日
公布其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文物专家推测大佛的凿刻年代为明代。距今约400多年。但为何凿刻、何人凿刻。至今没有找到相关文献资料。这也让大佛的身世至今成谜。 近日。屏山县人民政府及文保部门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龙华大佛。希望通过成都商报面向社会征集大佛身世的解答。以期解开龙华大佛身世之谜。 深山有大佛。来头可不小 海拔891米的八仙山。像一道高耸入云的屏障。矗立于屏山县龙华古镇西面。在八仙山山顶。有一面呈红色的绝壁悬崖。当地人称“慈云岩”。系典型的丹霞地貌。悬崖之上。有用深浮雕手法凿成的释迦牟尼立像一尊。高达32米。相当于10层楼的高度。是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50岁的陈长春与龙华大佛打了一辈子交道。是屏山县政府和文化部门公认的大佛“土专家”。1984年。陈长春作为改革开放后的全国第一批文化专干。前往龙华区文化站报到。从此开始着手研究龙华大佛。至今已历时32年。
湖南省佛教协会新闻
《中国大百科全书》(注:《中国大百科全书》1993年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计74卷。包括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各个学科和领域。)列出的世界十
厦门佛教大会新闻媒体
大佛中。龙华大佛是其中之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佛教新闻电视台
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但书上没有关于大佛身世的说明。 “阿富汗的巴米扬原有两尊高度分别
雷州市佛教寺院新闻
为37米和55米的大佛。2001年被炸毁。如此一来。32米高的龙华八仙山大佛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立佛。”陈长春说。事实上。因为别的一些原因。龙华大佛也曾遭破坏。“那些搞破坏的本想砸掉。但龙华大佛太高大。就有人抬来机枪扫射。” 据了解。1997年。宜宾市文物工程队对龙华大佛进行了全面修复。目前佛像身上已经看不到弹孔。2012年。宜宾市文物工程队又对龙华大佛进行了一次养护。 陈长春告诉记者。据他了解。在龙华大佛周边百余公里范围内。分布着乐山大佛、荣县大佛和宜宾大佛沱大佛。但前两者均为坐佛造像。宜宾大佛沱大佛则仅有佛首造像。龙华大佛是“目前世界第一大立佛”。 调查 专家推测:可能为明代造像 这个顶着“世界第一高”头衔的龙华大佛。身世却一直困扰着陈长春。他告诉记者。自己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从小就知道龙华大佛。但没人能向他说得清楚大佛的来历。“到文化站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千方百计考证龙华大佛的身世。他想知道:“大佛是何时、何人所刻?为何要刻此大佛?” 陈长春想到的第一个办法是查证石像及其周边有无铭文、石碑文记载。但他在反复勘察过后发现。龙华大佛石像上没有任何关于大佛身世的文字介绍。附近也找不到石碑或铭文中有关于大佛的文字记载。 陈长春想到的第二个办法是去查证龙华和屏山县的史料。但里面也没有关于龙华大佛的任何记载;不死心的陈长春又跑到与龙华相邻的乐山市。试图在沐川县的《永福镇志》中寻找线索。还是找不到蛛丝马迹。 陈长春还想过一个“笨办法”。对大佛周边70岁以上的老人逐一走访。他耗时数月。得到一个结论:现在居住在当地的龙华人。是从清朝初年“湖广填四川”移民大迁徙中几经辗转而来的。山间田野早已没有龙华土著居民了。因此。无人知道大佛的具体来历。 “多番考证均无结论。这为龙华大佛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也让我更加迫切想知道它(大佛)究竟啥来头。”陈长春说。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他与屏山县文物管理所老所长凌之璞正好一个考察组。专家们再次对大佛进行重点考证。“但普查专家组也仅仅从大佛造像风格上。推测其可能为明代造像。距今约400余年。遗憾的是一直找不到可以佐证的文字材料。所以这只能是个推测。” 成都商报记者在八仙山看到。山崖上的大佛身着袈裟。端庄肃穆。左手挡胸。右手下垂。手心向外。经宜宾市佛教协会会长释祖明考察。确认佛像为一尊“接引佛”。佛像左侧的石壁上有四个人工开凿的丹霞洞穴。石洞两侧刻有楹联“石壁宏开。天自当年储佛地;道源一贯。人从此日仰神功。” “从表面上看。八仙山系佛道同山。大佛代表佛家。丹霞洞代表道家。”陈长春说。因为大佛石像上没有关于其凿刻年代和背景的介绍。他就从丹霞洞开始。以期找到大佛的身世线索。“丹霞洞石壁上的文字显示。此洞竣工于道光辛丑年(1841年)。”陈长春根据丹霞洞前的楹联推测:龙华大佛应当建于丹霞洞之前。 征集 谁来解开龙华大佛的身世之谜 为解开龙华大佛身世之谜。成都商报记者致电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高院长称不清楚龙华大佛情况。建议记者向宜宾市文物管理部门了解。负责文物工作的宜宾市文广新局副局长邹鸣琴向记者证实。龙华大佛确实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测凿刻于明代。但至今没有明确的文献资料。 宜宾市文物管理部门负责人介绍。龙华八仙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全称是“丹霞洞摩崖造像及石刻”。也就是说八仙山大佛与旁边的石刻是文物的整体。在2013年版的宜宾市博物院出版的《酒都文物》仅记载:“摩崖造像位于整体西南一崖壁上。为一尊深浮雕佛教接引佛立像。袈裟螺髻。通高30余米。” 随后。记者查询了2005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局出版发行的《四川文物志》。当中记载称:“据丹霞洞三清殿石阙额上题记。殿是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创建。”对大佛的描述。则只有一句“传为光绪时徐洪均捐资造作。”对于这个“传”字所表达的推测。陈长春认为待考。“石刻楹联显示大佛造像早于丹霞洞。既然丹霞洞是1841年前凿刻。而光绪是1871年后才即位的。大佛怎么可能造于光绪年间呢?” 另有一个疑问:龙华大佛年代未明。为何能成为文保单位?成都市文保处严处长告诉记者。文献资料的缺失并不影响它作为文物保护单位的认定。文物认定主要考虑它本身的历史、艺术及科学价值。而不是其是否有文献记载。“不同朝代的石刻造像有不同的风格特征。文物专家可以通过佛像的造型风格去认定它的凿刻年代。”严处长说。当然文物有文献记载更好。可以进一步佐证文物的价值。 屏山县人民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当地政府考虑对龙华古镇和八仙山进行旅游开发。因担心游客的大量涌入会对大佛有所影响。政府决定加大对大佛的保护。“但保护的前提是要对文物有充分了解”。屏山县政府希望面向社会搜集更多关于龙华大佛的研究资料。同时更希望能有相关专家彻底揭开大佛身世之谜。
原文出处:http://www.fjdh.cn/bnznews/2016/04/115947346733.html
以上是关于「文物」世界最大立佛偏居深山 何人刻何时造成谜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物」世界最大立佛偏居深山 何人刻何时造成谜;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