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嘉兴佛教协会会长贤宗法师《解读中的人间佛教思想》讲座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嘉兴佛教协会会长贤宗法师《解读中的人间佛教思想》讲座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嘉兴佛教协会会长贤宗法师《解读中的人间佛教思想》讲座
宝陀讲寺讲经迎请引礼班遵循佛教丛林开大座传统迎请贤宗法师
贤宗法师在迎请中步入普门讲堂
贤宗法师在讲座前拈香礼佛
贤宗法师作题为《解读<坛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佛学专题讲座
本次讲座现场
讲座圆满结束全体起立回向
2016年6月4日下午,浙江省嘉兴市佛教协会会长、嘉兴市香海禅寺住持贤宗法师,应邀于宝陀讲寺普门讲堂作题为《解读<坛经>中的人间佛教思想》的佛学专题讲座,普陀山佛教协会咨议委副主席沈小扬居士,协会副
《坛经》是传世之经典,它将大乘佛法与儒、道思想及本土文化结合,演化成中国人自己的佛法,对中国佛教起到了巨大的变革意义,值得研究、学习和实践。
贤宗法师对《坛经》颇有见解,说它寓意深刻、字字珠玑,每每恭读均有所得,妙不可言。他研习至今,
法师条理清楚,将所得分三个部分为众讲解,一是自信自度的解脱观,二是顿悟成佛的修行观,三是即心即佛。
所谓自信自度,即是内心清净,安住当下,调整好心态,把自己所做的事情转化成喜乐,在自我修行中,按佛陀教诲,修行转化,使心性、自性光明,并保持在人生的成长工作生活中,真正践行人间佛教思想。
在顿悟成佛的修行观中,法师提出六祖慧能禅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顿悟成佛,建立在真心和妄心基础上,一念真心,真心对待,当下即成,转染成净,因为“本来无一物”,又“何处惹尘埃”,尘埃即为痛苦烦恼和自我执著痴迷。神秀与慧能之结论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而另一个是“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由渐悟到顿悟。
法师劝诫在座诸佛子,学佛目的不是解脱世间,而是同《心经》所言,要“观”要“照”。要观照,才能了悟“照见五蕴皆空”,即悟空性。何其同自性?本来清净,跟佛教修证果位相应,证入空性,般若十相,大圆镜智,修行学人通过不断观照、提升和转化改变自己,最后超越自己的自我束缚,而得入解脱门,进解脱道,成就自己。
贤宗法师说法口若悬河、舌绽莲花、佛理深刻、发人深省,讲座获得圆满成功。
原文出处:https://www.putuo.org.cn/article/news/1364.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嘉兴佛教协会会长贤宗法师《解读中的人间佛教思想》讲座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嘉兴佛教协会会长贤宗法师《解读中的人间佛教思想》讲座;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5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