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音声佛事仪轨培训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音声佛事仪轨培训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音声佛事仪轨培训
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音声佛事仪轨培训
寂戒法师与义住法师分别主持此次培训
净旻法师授课《汉传佛教丛林知识》
授课现场
照慧法师授课《丛林以“音声为佛事”的修行漫谈》
授课现场
2016年12月12日(农历十一月十四),为规范普陀山全山各寺院佛事唱诵仪轨,提高全山僧众法务威仪,拓展寺院功能,加强道风建设,提升佛事质量,弘扬佛教文化,培养佛教文化交流和佛教梵呗的唱诵人才,普陀山佛教协会
上午八点半,由普陀山佛教协会副会长净旻法师授课《汉传佛教丛林知识》,佛教协会弘法办副主任寂戒法师主持。净旻法师围绕近现代汉传佛教丛林的传统规范,结合普陀山自身的寺庵家风,强调学习、了解汉传佛教丛林知识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法师表示,中国汉传佛教的僧团教育自古以丛林为载体,采取“走出去”(朝山参学)、“请进来”(开座讲经)的形式和“冬参夏讲”的制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僧材。佛教丛林的传统规矩展现了汉传佛教在传承与发展中的历史变迁,具有丰富的内涵与魅力,是正在面临局部失传的佛教非物质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惜传承。何况,“用不用”与“懂不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即便某些丛林规矩已时过境迁,但懂一点还是完全必要的。
随后,净旻法师如数家珍地从汉传佛教的“四大名山、八小山”谈起,全面介绍丛林四大寮口、四大班首、八大执事等组织人事架构和上殿、过堂、出坡、坐香,以及挂单、称谓、服装等丛林修持、生活中的日用知识,对丛林的一系列规矩古风进行了详尽介绍,点出了当今丛林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在僧人“内名”(法
短短两小时的讲座,净旻法师系统阐述了他对汉传佛教丛林知识的见解,并分享了自己对丛林生活的感悟,充分展现出法师对丛林知识方面积累之厚实。与会大众豁然开朗,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下午两点,由佛学院副教务长照慧法师授课《丛林以“音声为佛事”的修行漫谈》,佛教协会教务办副主任义住法师主持。照慧法师分别从“音声”与“梵呗”、梵呗“音声”佛事与戒律、梵呗的起源、梵呗的利益功德、梵呗“音声”不如法使用之过失、梵呗“音声”之应用与分类、以“音声”为佛事的修行特点、“音声”佛事的腔调等九个方面,对丛林以“音声佛事”为修行进行了系统讲解,阐述了中国汉传佛教丛林中音声佛事在修行、利他与住持佛法上的重要性。
讲课现场,法师着重对梵呗唱诵的行腔韵味与佛教法器的持拿敲击威仪进行一一详解,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法师指出
两位法师依据中国汉传佛教传统丛林的传承特点与佛典中的音声佛事要求,结合普陀山的丛林特色及全山各寺院的法务现状,对汉传佛教丛林知识及以“音声为佛事”的修行进行了系统的讲解,以期与会大众更好的融入寺院的日常生活,在二时功课、梵呗唱诵、法器持拿敲击以及佛教礼仪等方面展现出佛教音声佛事的独特魅力。
普陀山佛教协会历来注重三种人才的培养,即精严佛事、弘法利生型人才,安心办道、信解受持型人才,护持常住、庄严道场型人才。此次全山音声佛事仪轨培训,拓宽了与会大众在汉传佛教丛林知识及普陀山道风、家风平面上的认知,对全山各寺院的佛事唱诵仪轨进行了一定的规范,并将解行并重、随文入观、诵持合一的学风作为普陀山道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引入经忏佛事,提高了二时功课与经忏佛事的文化品位,增强了音声佛事的修行实践效果和社会教化功能。此次培训取得了圆满成功。
原文出处:https://www.putuo.org.cn/article/news/1794.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音声佛事仪轨培训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普陀山佛教协会隆重举行音声佛事仪轨培训;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5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