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印顺法师: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印顺法师: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印顺法师: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
大菩文化香港讯 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 同愿同行”。来自世界各地、三大语系的高僧大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千余人出席此盛会。论坛期间将就佛教现状与发展等诸多话题举办多场分论坛。深圳弘法寺方丈印顺法师在论坛期间发表了题为《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的论文,从五个方面、也是五大特色:与北京大学共建、联合办学;师资的选择与聘用;以发展的眼光管理佛学院;奉行禅宗教育特色为主;重视对居士教育的普及,进行阐述。弘法佛学院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而不同程度进行僧伽培养,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作为中国佛教史上最年轻的佛教教育机构,弘法佛学院正在不断地探索、磨合与完善之中,正逐步得到海内外佛教界的支持,这所年轻的佛学院将沐浴更多佛光、更好成长,为中国佛教教育做出贡献。主要内容如下:
佛教教育,亦称僧教育,是中国近代佛教里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现象。明清佛教衰微,佛日不明,佛教界缺少人才,理论鲜显,致使佛教已经处于衰灭的地步,特别是经过几次社会上掀起的庙产兴学运动,佛教受到了致命打击,势力与影响大减。当时命运多舜的佛教,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于是一些有志之士提出了佛教革命思想,其中心内容是佛教要进行改革,而改革的内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佛教的教制改革,包括教产与教义的改革,另一个就是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开展佛教教育,经过一百年的努力,教制改革没有取得明显进展,但是佛教教育却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佛教界培养了大量人才,佛教才能够进入到今天的黄金时代,可以说与佛教界重视办教育,培养人才是分不开的。
在当代中国佛教史上,弘法寺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这缘于他是中国佛教史上历史最短的寺院,如果从建设开始算起,到现在为止只有26年的时间;如果从开光开始算起,到今天只有20年的时间。弘法寺开山宗长就是恩师上本下焕长老。恩师今年106岁,是当今佛教界里的泰斗,也是禅门宗宿,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弘法寺2011年创办了弘法佛学院,这所佛学院与弘法寺一样,同样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年轻的佛学院,2011年9月29日弘法佛学院开学,到现在为止,只有8个月的时间。
弘法佛学院是国家宗教局批准的从事佛教教育的全国性专业学校,恩师本焕长老任院长,现有教师二十多人,招收学僧80人,分三个班。中国佛教有很多优良传统,其中传承文化的功能是佛教优良传统中最重要的一个。千百年来佛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大地传衍不尽,就与佛教的文化教化的功能有密切联系。而在这个文化功能中,佛教教育的功能又尤其显著,在封建社会里寺院教育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人的文化得以提升与寺院的教育功能是分不开的。例如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学者僧肇法师,就是在寺院里通过抄经之后学到了文化,然后再参与译经提升了佛教义理知识,最后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著名般若学学者,对中国佛教哲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禅宗是中国佛教民族化的宗派,对佛教的教育同样抓的很紧,禅宗的特点是以心传心,见性成佛,禅师之间的教育更多的是通过公案机锋棒喝形式完成,具有启发式教育特点,这个教育方式在今天社会上得到大力提倡,但是古代,世俗教育里则大量采用的是填充式教育,可见禅宗教育是一种具有前瞻性的教育方式。
本焕长老出家八十余年,他的文化教育是未出家前有6年在私垫里完成的,佛教教育是在寺庙里完成的。长期的出家经历和新旧两个时代的对比,使恩师深切地认识到培养佛教人才是续佛慧命的最主要的方式,没有佛教人才,就没有佛教将来,所以他生活在寺院里时,就注意禅堂教育,培养正信法师,以后不管在高旻寺还是五台山,还是在弘法寺等寺院,恩师本焕都把教育弟子作为第一要务,为了续佛慧命,他广收弟子,到现在为止,已经收了法嗣弟子230余人,如果加上第三代弟子,则他的徒子孙几千人。虽然恩师已经有了很多弟子,但是他的心愿还在于要广度众生,要让整个社会上的人都了解佛法,而通过办佛教学校,则是最好的普及佛教的方式之一,所以办一所佛教学校是恩师的愿望,我们作为后辈的,有义务去帮助他完成这个愿望。这是弘法佛学院创办的缘起。
当前,我国各地佛教界已经创办了各种佛学院近五十所,但是国内还没有一所佛教大学,仅在广东佛教界里就有云门佛学院、曹溪佛学院、广东尼众佛学院,以及梅州千佛寺女众佛学院等,深圳再创办一所佛学院,对竞争激烈的佛教教育界来说确实有一些难度。为了办好弘法佛学院,我们首先在佛学院的定位上做了思考。我们认为现有的佛学院主要是由佛教界自己管理,自成体系,这样的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在体制内发展。现在的教育形势是要求有更多的多元或跨院校联合办校的趋势,特别是佛教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互动,借
弘法佛学院的第二个特色是在师资的选择与聘用上。佛学院是一个专业性强的宗教学院,对师资要求有一定强调,特别是在专业课——佛教课程上,要求有一定的佛学理论素养和有正信的教师担任。现在国内的佛学院在师资的聘用上主要是在教内进行交流,通过各种方式礼请所需要找到的教师。弘法佛学院通过考察现有的佛学院师资礼聘模式,决定采用在教内外公开招聘的方式来解决师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社会已经成熟的招聘经验,公开与公平在社会上招聘教师,以解决佛学院的教师资源。为此,弘法佛学院在媒体上做广告,提出招聘条件,很快征集到数十名报名者,这些报名者中既有佛教界的法师,也有大学毕业的博士,还有在家的居士,他们先进行笔试,再聘请学者与佛学院教师进行公开面试,从中选拔出优秀的教师二十余人,顺利地解决了师资难的问题。现在经过一个学期考察,应聘教师绝大多数都能胜任,他们承担的教学任务得到了学僧的肯定与尊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与知识才干。
弘法佛学院的第三个特色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管理学校。弘法佛学院是由深圳弘法寺创办。深圳是我国最年轻的城市,也是最具有活
弘法佛学院的第四个特色是奉行禅宗教育特色为主。弘法寺开山祖师、恩师本焕长老是禅宗临济正宗第四十四代传人,他出家之后一直都在接受禅宗教育,他的师父来果老和尚与虚云大师都是当代禅宗大家,有很深入的禅学知识与修持经验。弘法佛学院是恩师本老开创,他的心愿就是要发扬光大宗门之学,这是符合弘法寺禅宗丛林寺院特点,也与当前中国佛教仍然以临济宗为主流的形势相符合。所以弘法佛学院在教学方针设计上,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到禅门宗学的内容,把禅宗的修持与制度研究纳入教学体系里面,试图培养出专业的禅宗人材,为光大宗学提供后续力量。
弘法佛学院的第五个特色是重视对居士教育的普及。恩师本焕长老在佛教界里享有崇高的威望,皈依的弟子达二百多万,这是佛教界里的一批有生的力量,也是佛教在社会上发展的最重要的护法。如何提升居士的佛学水平,提高他们的正信是关系到佛教发展的大事。历来国内的佛学院都只是招收僧众,弘法佛学院很重视全方位的培养人才,在制订教学方针时,已将居士教育纳入其中,以后随着弘法佛学院佛教教育的不断完善与深入,居士教育将成为弘法佛学院的一个重要任务,为在社会普及佛教做出一些尝试。
以上是弘法佛学院在创办以后所具的五大特色。这五大特色目前正在有序开展,按照轻重缓急的要求而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30183.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印顺法师: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印顺法师:深圳弘法佛学院教育的五大特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3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