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清远法师: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清远法师: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清远法师: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
大菩文化佛讯 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充盈与丰富。然而,物质文明发达的代价却是生态环境的急剧失衡,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正是愈来愈频繁严重的自然灾害发生的最主要的诱因。所以,如何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成为当今社会迫在眉睫并且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在佛教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历来都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佛教所蕴含的环保意识,在佛教经典及历代佛教徒的行为实践中,都可清楚地看出。佛教不仅主张对人要慈悲,对生命要尊重,对自然要爱护,对物品要珍惜。而且将这些思想作为佛教的基本精神引导和感化社会各阶层民众,并将此作为自己的基本责任。这些思想在当今全球的环保事业中仍然闪闪发光,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下从三个方面略谈佛教徒的环保观念、环保责任和实践方向。
一、戒杀护生,尊重生命,维护生态平衡
《维摩经·佛国品》有云:“深入缘起,断诸邪见”。依据佛教缘起的观点,整个世界处在圆融互摄、共生互动的网络中,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一切现象的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而形成的,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整个世界就是一个大的生命体,世间一切众生相互依存,在这个共同的大生命体中,每一个个体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生存的权利,个体也必须依赖其他生命才能够存在并发挥其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类一直
佛教以戒杀护生的慈悲精神,教导世人小到虫蚁也不忍伤其生命。《梵网经》中说:“若佛子,以慈心故,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亦杀我故身。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故常行放生。”古代一些高僧能够做到“入兽不乱群,入鸟不惊飞”,并以呼野鸟于掌中取食为修行境界的标志。这种对生命的尊重,正是佛教对生态的最大贡献。在戒杀放生的基础上,佛教进一步提出的护生精神,引导世人积极的参与到保护动物的行动中去,保护濒危动物,关注动物受虐,为苍生谋求福祉,使生态得以平衡。
二、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创造人间净土
无情有性,法体恒遍,这是佛教的基本精神。大乘佛教将一切万物都当作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这万法不仅包括有情识的动物,也包括没有情识的植物、无机物。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
中国佛教界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倡导健康向上的文明行为,弘扬佛教教义中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思想,引导大众的力量去保护环境。在实践方面提出了栽花种草、植树造林;文明进香,鲜花供佛;节约用水,节约能源;惜福知足,资源回收;心灵环保,清洁环境等口号。中国佛教徒不仅用心维护寺院及周边的环境,而且广泛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很多寺院已经开始倡导文明进香,禁止烧有污染的香,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提倡用鲜花供佛,不使用塑料制的假花,以解决废弃假花难回收,不易分解的难题。佛教倡导的惜福观念深入人心,节水节电的提示语在寺院随处可见,提倡的资源回收,不仅使废物有了重新利用的机会,还减轻了一系列处理垃圾的工作。以上所举的这些,都是广大佛教徒对于美化环境,保护自然地自觉行为,也是为创造人间净土所作的努力。
三、净化心灵,利乐有情,构建和谐世界
《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一切世界中,无法不造作。”《维摩经》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佛教认为,心是主导人类行为的关键力量。如果我们希望拥有清净、安定和谐的世界,首先就要净化我们的心灵,克服我们心中的贪、嗔、痴。心既能造业,心也能转业,心灵的净化,才是一切善行的开始。所以我们必须善加训练自己的心意,世间才可免于混乱,我们才可同大自然和平共处。
依照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我们认为心灵环保也正是生命环保的关键所在。只有善的心灵,才有好的环境,因为所有的环境,就是我们的依报,它是随我们的正报而转的。在全社会都在呼吁生态环保的今天,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加入到心灵环保的行列中来。因为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苦乐,世界的
在人类自私心不断增强的今天,只有淡化心中物欲、私欲,净化我们的心灵,去除对人、事、物的无限贪着,以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本怀,才能构建和谐的社会,和平的世界。
佛教徒的责任不仅在于自身对生态环保的重视,更有义务去宣传环保理念,动员全社会参与到环保事业中来。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必须使佛教与大众的生活协调和适应,借助现代社会所可能提供的方便,使佛法融入并指导世俗社会,并利用各种传播方式和途径来宣传佛教的环保理念。例如,可以提供让香客和游客带回家的宣传印刷品,在结缘印赠的经书法宝中附上。教导世人像佛教徒一样保护环境。带动全人类一起投入到建设人间净土的工程中去。
“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在地球环境不断恶劣的今天,佛教徒需要迫切的发菩提心,行菩萨愿。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凡事都有因果,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多种善因,避免恶因,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作起,所有破坏环境的恶事都不作,所有可以促进环保的善事都要去奉行,自己身体力行还不够,更要时时劝请身边或所能接触到的人起心动念,坐言起行,都一起来推动环保,使人间净土早日实现。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60906.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清远法师: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清远法师:佛教的生态环保观念及实践方向;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32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