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易明: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佛教伦理规范及其对现代人文关怀之价值的探究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金易明: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佛教伦理规范及其对现代人文关怀之价值的探究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易明: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佛教伦理规范及其对现代人文关怀之价值的探究
金易明教授
大菩文化佛讯 所谓伦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是人伦道德之理的略称,为人际相处道德准则之总和。汉代思想家贾谊说:“商君违礼仪,弃伦理”。 朱熹老夫子也曾教诲过弟子:“正家之道在于正伦理,笃恩义”。 故伦理乃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由舆论、风俗、信仰捍卫这种规范的神圣性,保证其在世间社会中执行。其中,作为人类所特有的宗教,出于对终极关怀的悉心关注、全身心投入,因此,宗教有著天然的、先验的关注伦理的传统。历史上所出现的所有宗教,无论是否至今还流行世间,都对伦理规范产生了至关重要的或决定性的作用。
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者,宗教与道德哲学大师康得是第一位系统、理性地关注宗教与道德关系问题的哲学家。他基于他所生活的基督教世界的现实,确立了他的宗教哲学观:是“道德规律保证有自由、不死和上帝;宗教建立在道德体系上。
一、道德要求神圣性、完善和一绝对的善良意志。二、可是,人不能完
康得在其《实践理性批判》及《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道德的形而上学的基础》、《道德的形而上学》等论著中所揭示的宗教与道德伦理之间的关系,只要抽去其基督教的背景和德语语境,我们在汉语语境及佛教背景下,仍然可以感受到康得的论述所具有的理性穿透力。“我们必须做正当的事情”,这就是康得给我们揭示的“道德律令”。但是,康得的“道德律令”须借助于宗教的伦理规范得以实施。在西方如此,在东方依然如故。
在东方语境和东方宗教背景下,道德律令和宗教伦理规范在以另一种方式,传达出与康得观点并行不悖的资讯。印度著名政治家、被压迫种姓的代言人安贝卡(Bhimrao Ramji Ambedkar),作为印度司法部长,于一九四七年印度独立后,在印度宪法的起草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为印度的“贱民”阶层争取社会地位、人生权利,在其临终前的一九五六年,成千上万来自于贱民阶层的大众,随著安贝卡一起,皈依了早已在印度式微的佛教,创立了印度佛教协会(Buddhist Sociaty of India)这一现代印度佛教组织,设立悉达多学院等,成为当代印度佛教复兴之发轫。作为宗教的佛教,在印度社会从种姓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进程中,发挥了殊胜的舆论作用。
时光再倒退三十年,上世纪二十年代,在南亚次大陆上,为印度的独立而奋斗的圣雄甘地,有感于世人罔顾宗教之本质,且伪善与不诚实横行,曾经以印度特有的古加拉特(Gujarat)方言撰写了名为《伦理宗教》(Nithi Dharma or Ethical Religion)的名著,成为国际宗教伦理道德领域的警世之作。甘地阐述了其对宗教、道德等之见解。内容包括:道德之义务、最高道德、道德之定义、超越万法之法则、道德与普遍之善等项目。甘地指出:不断的真诚内省,乃人之所以为人的第一义务。无所希求之自发性善行,才是最高之善行。道德一如太阳,具有超越时空、人种之普遍价值性。又主张宗教与道德之间
对于甘地先生的判断,可以有不同见解,但是,甘地所提出的宗教与道德之间并无明显界分之说,从一个侧面,充分反映了宗教,特别是甘地先生故乡——印度社会所产生的宗教——理所当然地首推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系一种充满伦理思想,并将道德伦理的修养与宗教修行实践密切结合的伦理化宗教,系以道德伦理的维护为主要内容的,深具人文关怀的宗教。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开始中兴的“人间佛教”的思想和理念,更是在佛教伦理规范、道德准则的弘扬过程中,架构起出世不共的佛教修学境界与世俗人文关怀之间的纽带和桥梁,焕发出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无限生命力。
佛陀所创立的佛教,经过两千余年的流布,能够在今世焕发出无限的伦理魅力,感召被现代物质文明和市场搏杀所迷茫,而失去自我的芸芸众生,成为现代人类重要的精神慰藉。其思想和实践渊源,则是来自于佛教博大精深的深邃教理、观念、思想方法,以及那严谨、缜密的律制体系、行持规范。由此,我们必须深刻观照世间人类的当下困境,反观佛陀那穿透千载历史的教诲,推陈出新,让迷惑于后现代化旋涡之中的人们,感受佛教那富含人文精神的伦理魅力,重塑道德准则,营造和谐环境、缔造和平世界、创造和美人生,切实发挥佛教作为宗教的精神慰藉作用,实现佛教在现代人文关怀中不可替代的价值。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0281.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金易明: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佛教伦理规范及其对现代人文关怀之价值的探究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金易明:佛陀感召下的道德律令 佛教伦理规范及其对现代人文关怀之价值的探究;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