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易明:艳冶随朝露 馨香逐晚风 文益禅师禅学思想及其背景、特色浅论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金易明:艳冶随朝露 馨香逐晚风 文益禅师禅学思想及其背景、特色浅论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易明:艳冶随朝露 馨香逐晚风 文益禅师禅学思想及其背景、特色浅论
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
文益禅师身处五代乱世,为“一花五叶”中最晚出现的法眼宗开创者。因而法眼宗具有诸多特质,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等所不备,特别是其尚有对曹溪法门之流弊的 揭露及缺陷的分析。这首先与文益禅师发蒙于以持戒传律著称的希觉禅师门下不无关系;其次表现为以华严经教阐释禅意,从中可看见宗密法师 “禅教合一”理念的影子;再次体现在以“先利济”为接引学人之手段,以“削除情解”为解脱之目标的法眼宗风,充分展现了佛陀慈悲济世和度脱群伦的本怀,也因此成为“一花五叶”中最为平实而契机的宗门。当然,更为独特的是,文益禅师依据自身平实和契机的禅学宗风、及消除众生之结使执着的目标要求,对当时的宗风弊端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揭露,留下了与其禅学思想一脉相承的《宗门十规论》,并通过其著名的再传弟子永明延寿禅师的努力,以百卷煌煌《宗镜录》,彰显了法眼宗之教宗并举,不滞泥于教、亦不沉滞于宗,系中国禅宗宝贵的思想光芒。
关键词
法眼宗 文益禅师 禅教合一 《宗门十规论》
文益禅师系中国南宗一花五叶中法眼宗的开创者,也是五代时期中国禅宗重要的禅学思想大师,其一生教宗并举、力主禅宗的应机主旨,对当时风行近乎文字游戏般机锋,然而却不切众生根基、罔顾修学效果、不谙悟道路径的作派
文益禅师诞生于公元八八五年,圆寂于公元九五八年,生活于唐末和五代时期,其佛教活动、特别是独立弘法与创立宗派,贯穿整个五代十国时期。但是,考察其所参学、住锡的寺院所在地区,可见其基本上生活于吴越、南唐之江南偏安王朝统治的、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之中。文益禅师为青原行思禅师第八代法嗣,其宗派名称源自南唐中主李璟在文益禅师圆寂后之谥号:“周显德五年戊午七月十七日示疾……告众讫,跏趺而逝,颜貌如生。寿七十有四,腊五十四。……谥大法眼禅师,塔曰无相。后李主剏报慈院,命师门人玄觉言导师开法,再谥师大智藏大导师。” 文益禅师诞生之际,虽然离“会昌法难”已经过去了四十年,当其出家并从事其弘法大业之际,更是法难
固然,历史上的禅宗学者都特重视临济和曹洞,参禅悟道、机锋公案等,无不以临济、曹洞为嚆矢;在历史长河中,尽管其它宗派纷纷凋谢,然而曹溪法门毕竟在中国佛教信仰体系中还占有着“临济一片,曹洞一角”的重要地位。其中,最早建立的沩仰宗在存在了一百五十年后也最早凋谢,而云门、法眼虽然以后相继法脉模糊,但其通过临济和曹洞的传承而产生的影响亦不可忽视。诚然,五家各有独特家风,正如清代三山灯来禅师所言:“临济家风:全机大用,棒喝齐施;虎骤龙奔,星驰电掣;负冲天意气,用格外提持,卷舒纵擒,杀活自在,埽除情见,迥脱廉纤,以无位真人为宗;或喝或棒,或竖拂明之”;曹洞家风:君臣道合,正偏相资,鸟道玄途,金针玉线,内外回互,理事混融,不立一法,空劫以前自己为宗,良久处明之”;“
文益禅师和他的弟子所面对的系诸侯割据纷争的五代十国时期,中国大地乱象丛生、江山几易其主。然而相对而言,当时的中国文化重镇已由北方向江南转移,五代时期的江南诸国,特别是吴越、南唐等,确实社会相对稳定,诸王对佛教颇为扶植,因此,也为文益禅师自身的平静、勤奋的寺院修学生活,特别是对法眼宗风特色从容发挥,广为流布,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文益禅师住锡和弘法生涯的平台,以江西抚州崇寿院、江苏南京报恩院、清凉寺为主,且其弘法生涯得到了从吴越临川州牧到南唐国主的多加护持,成就了法眼法脉的传承、内涵的丰富和影响的深远。在相对政通人和的江南,从容审视中国教界的弊端,以其敏锐的思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0126.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金易明:艳冶随朝露 馨香逐晚风 文益禅师禅学思想及其背景、特色浅论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金易明:艳冶随朝露 馨香逐晚风 文益禅师禅学思想及其背景、特色浅论;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2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