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
大菩文化佛讯 义净法师是初唐时期著名的西去求法僧、也是一位杰出的佛教义理僧、律学经典的主要翻译者和弘传者,佛教四大译师之一。其追随法显法师和玄奘法师的足迹,不仅圆满地由岭南的广州渡海前往南洋,从室利佛逝到印度,成为中古时期继法显法师之后,又一由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南洋商贸通道上的文化交流者。不仅如此,其所留下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对于南洋及印度佛教僧团之律仪、日常规范等记载,其学术价值和现实参照意义,以及对中国佛教走向东南亚,了解南亚地区佛教徒、僧团的修学生活,仍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历史的参照性;其所翻译的诸多有关律典、仪轨方面的著作,对于中国佛教僧团如法如仪的建设,亦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无论是其西去求法的经历,还是其著作、译作,以及其所倡导的律仪,应该得到中国佛教界足够的重视和契机的弘传。
关 键 词
义净 求法 译经 律仪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不是本土产生的,佛教是印度的产物,乃是诞生于公元前五八六年的印度古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因其二十九岁在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苦修六年的基础上、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入定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创立的。后因其四十九年的教化,逐步从印度众多的宗教中脱颖而出,在近三百年后的阿育王时代,因阿育王的推崇和信奉,佛教终于成为印度的国教,并开始向周边的国家传播,并在兴都库什山脉北麓的西域地区被首先接受和弘传。东汉年间,随著张骞凿通西域,商贸的往来,为河西走廊至西域乃至于中亚地区与中原之间架起了丝绸之路,西域的佛教僧侣、以及信奉佛教的商人等逐渐将佛教信仰带入了中原。
然而,在中国接受由丝绸之路而来的佛教的同时,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也使文明的步伐向著江南乃至跨越五岭向著岭南地区走去。魏晋以后,江南地区、岭南地区被称作南蛮的历史被刷新,中国九州大地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氛围在江南一带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创新,而恰逢其世界进入了中古时代的商贸发展高潮,随著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技术在欧亚诸多海洋国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航海技术,航海的距离大大增长,南洋诸国具备都已经具备了沿著大陆架穿梭于沿海诸大陆、岛屿之间的航海技术。由此,虽然真正的跨洋远航的技术和船隻尚还需等待十个世纪,但在公元五世纪后,沿著大陆架的近海航行,却已经成为南
义净法师生活于唐代的早期,身历唐太宗、高宗、后周武后时代、中宗、睿宗、玄宗时代,作为一代高僧乃至于圣僧,其在公元六三五年至七一三年七十八年生命历程中,有二十五年是在南洋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等地考察游历三十馀岛国,特别是在印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0237.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2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