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7-05 19:21
  • 自在佛学知识网

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

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

 

    大菩文化佛讯 义净法师是初唐时期著名的西去求法僧、也是一位杰出的佛教义理僧、律学经典的主要翻译者和弘传者,佛教四大译师之一。其追随法显法师和玄奘法师的足迹,不仅圆满地由岭南的广州渡海前往南洋,从室利佛逝到印度,成为中古时期继法显法师之后,又一由海上丝绸之路这条南洋商贸通道上的文化交流者。不仅如此,其所留下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对于南洋及印度佛教僧团之律仪、日常规范等记载,其学术价值和现实参照意义,以及对中国佛教走向东南亚,了解南亚地区佛教徒、僧团的修学生活,仍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历史的参照性;其所翻译的诸多有关律典、仪轨方面的著作,对于中国佛教僧团如法如仪的建设,亦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由此,无论是其西去求法的经历,还是其著作、译作,以及其所倡导的律仪,应该得到中国佛教界足够的重视和契机的弘传。

 

    关 键 词

 

    义净  求法  译经  律仪

 

    众所周知,中国佛教不是本土产生的,佛教是印度的产物,乃是诞生于公元前五八六年的印度古迦毗罗卫国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因其二十九岁在北印度菩提伽耶附近尼连禅河畔的森林中苦修六年的基础上、于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入定而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而创立的。后因其四十九年的教化,逐步从印度众多的宗教中脱颖而出,在近三百年后的阿育王时代,因阿育王的推崇和信奉,佛教终于成为印度的国教,并开始向周边的国家传播,并在兴都库什山脉北麓的西域地区被首先接受和弘传。东汉年间,随著张骞凿通西域,商贸的往来,为河西走廊至西域乃至于中亚地区与中原之间架起了丝绸之路,西域的佛教僧侣、以及信奉佛教的商人等逐渐将佛教信仰带入了中原。

凤凰佛教最新新闻

由此,无论是“伊存口授浮屠经”还是“白马驮经”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都是发生在佛教通过丝绸之路,长期、持久的对中原持续输入,并逐渐为中原地区上至皇公贵胄,下至贩夫走卒所了解、接受的基础之上的。由此,丝绸之路在佛教传入中国这一对中华文明的发展格局,以及中原民族的价值取向、信仰诉求具有极其重要影响的事件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是不可低估的。

 

    然而,在中国接受由丝绸之路而来的佛教的同时,中国社会自身的发展也使文明的步伐向著江南乃至跨越五岭向著岭南地区走去。魏晋以后,江南地区、岭南地区被称作南蛮的历史被刷新,中国九州大地的物质文明和文化氛围在江南一带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创新,而恰逢其世界进入了中古时代的商贸发展高潮,随著中国发明的指南针技术在欧亚诸多海洋国的运用,极大地提升了人类的航海技术,航海的距离大大增长,南洋诸国具备都已经具备了沿著大陆架穿梭于沿海诸大陆、岛屿之间的航海技术。由此,虽然真正的跨洋远航的技术和船隻尚还需等待十个世纪,但在公元五世纪后,沿著大陆架的近海航行,却已经成为南

汉中佛教新闻网

洋诸国,包括如今东南亚各沿海国家之间,以及他们与中国、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工具。无论是当年法显法师于五世纪初由南洋归来,还是六世纪中叶菩提达摩由广州而南京而登封,一路弘传祖师禅风,更有无数次来往于中国沿海地区和日本之间的遣唐使、遣隋使,他们所走过的艰险海路,都无不说明,不仅中原与世界的交流有一

陇西佛教新闻

条从长安到西域、中亚、及整个欧亚大陆的物质、文化、人才交流的陆上丝绸之路,还有一条由中国南方在中世纪即已经成为相对经济发达、海运畅达的福建泉州、广东广州一带,联接东南亚、南亚诸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在我国与东南亚诸国之间的物质、文化、人才交流方面,亦发挥著重要的作用,向世界传播著、分享著中华文明的成果,也推进了中华民族了解、接受和分享著其他文明的物质、精神成果。

 

    义净法师生活于唐代的早期,身历唐太宗、高宗、后周武后时代、中宗、睿宗、玄宗时代,作为一代高僧乃至于圣僧,其在公元六三五年至七一三年七十八年生命历程中,有二十五年是在南洋苏门答腊、斯里兰卡等地考察游历三十馀岛国,特别是在印

赣州市佛教协会新闻

度那烂陀留学十一年。其自公元六七一年的十一月由广州搭乘波斯商船出发,踏上远航之征程,至六八九年随商船回到广州,再次带上笔墨等物品,于当年十一月再度回到苏门答腊,六九一年,派遣大津法师将其所著的《南海寄归内法传》、《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以及其所翻译的二十馀部译典带回国内,直到六九五年,在完成了在南洋地区的佛教资料的收集等项事务后,已届六十有一的义净法师才在贞固等弟子的陪同下,由苏门答腊启程回国,并最终抵达当时的东都洛阳。海上丝绸之路为其提供了学习、接受和引进南洋、印度等地佛教的基本路径。因此,当我们在回顾、总结义净法师对于中国佛教所作的巨大贡献,并继承其留赠后人的巨大精神性、知识性财富之际,不能不想到中华文明与人类其他文明之间交流的这条神奇的海上丝绸之路,其乃继丝绸之路后的、中华文明与世界之间交流交往的又一重要纽带。(文:华东师范大学客座教授金易明)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0237.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金易明:海上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先驱 义净法师西去求法的贡献及其思想刍议;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2019.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