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教授
10月16日,由中欧国际工商学院主办的首届商亦载道精神启示论坛在上海举行,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楼宇烈在论坛上发表演讲
这也说明的佛教在我们企业家人格的塑造方面,在我们企业家的人生修养方面是有作用,而且这个作用在越来越扩大,所以我就从这个角度来讲一讲佛教跟企业家的道德修养这样的题目。我想讲到友商,首先讲到诚信,因为中国的企业家毕竟讲到诚信这个问题,儒家之所以强调诚信,跟整个中国的文化是有相关联的,我们可能都知道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这个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间的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但是我们现在一讲到天人合一的概念,我们都给他讲这就是人和自然的和谐。
刚才我们讲庄子里面讲到道德的时候就讲到道亦有道,我们做哪一行都有道,但任何一行的道都离不开做人
我们所有的企业家应该都是社会的精英,社会的精英就是引导社会走向的进步一群人物,所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社会,直接会影响到社会大众的一种价值取向。所以我觉得建设企业家的伦理,从现在来讲应该说非常的迫切这样一个关系。
所以我最近也经常讲到这样的问题,中国传统文化的许多优秀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规范,恐怕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佛教来传承和发扬。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把或菩萨想像成在远离我们的时期,活菩萨就在我们中间,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所以佛教倡导的不是像我们想像中间的逃避现实,而是面对现实,转变现实,不仅要净化人心,还要净化社会,以自己的行动去改变这样的社会。所以佛家就强调你以处事。
佛家讲的故事还有两种根本不同的态度:一种叫做有相布施,一种叫做无相布施。我想在座的很多企业家也跟佛教有缘,对佛教的精神有所了解,也看过佛教的经书,金刚经里面告诉我们要行无相布施,不要行有相布施,有相布施是佛的相,他在处事的时候老是放不下,谁在布施,我在布施,又在想我布世了什么东西,布了多少东西,他又在不断的考虑,有多少人受到了我的布施,因此反复的
第三点我想简单讲一下佛教的一些道德上的观念,佛教的核心就是慈悲,慈悲就是关爱众生,利益众生,回向众生,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法式都要有所回向,我做这些法式之后谁受益,我做到什么地方去?这就是慈悲的观念,回向众生,所以佛经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我刚才讲到的老合和。
还有一个慈呢?中国就是弥勒这个词,弥勒这个词翻译的意义来讲就是慈世,他以大慈心给予众生以关心,结果你看看我们去看弥勒的形象,本来弥勒也是有各种各样的形象的,但是在中国五代以后也是从宋开始的,刚才讲了观音的形象也是从宋代开始的,弥勒菩萨我们看到的笑口
第二个我想佛教道德里面最重要的就是报恩思想,感恩思想。其实感恩思想也是消除我们一切。
我还提到要积缘。因为有缘才能办理事事,没有缘我们不能做成任何事,有缘要惜缘,没有缘要积缘,要重视缘分。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我们能够在一起,我们能够相见,我们能在一起生活这就是缘分,要争取不要去随意的抛弃它,漠视它。同样的我们也要惜福,不要随意的去糟蹋我们所享受的福。时间关系我想以下就简单的讲一讲佛教的修养,怎么样来修养?在很多人的脑子里面一讲到修养,一讲到休息好像要找一个特色的地方,有一个特色的环境来进行修养。
楼宇烈教授简介:楼宇烈,男,浙江省嵊县人,1934年12月10日生于杭州。1955年毕业于上海浦光中学,同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本科。毕业后留校任教。1985年9月至今,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等职。(文: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教授)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0859.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按照活菩萨的精神去做事,你就是佛,你就是菩萨;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2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