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定-陈金华教授:隋唐长安东西禅定寺的多重角色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禅定-陈金华教授:隋唐长安东西禅定寺的多重角色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陈金华教授:隋唐长安东西禅定寺的多重角色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金华作大会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大菩文化陕西讯 11月18日,以“祖德流芳,共续胜缘”为主题的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开幕。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陈金华在“祖德流芳,共续胜缘”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发言。以下为发言原文:
作为中国佛教诸宗派的源泉,祖庭标志着中国佛教相对于印度佛教的独立性的建立。印度对周遭亚洲国家所具有的优越感与压迫感,似乎也不是完成缘于其作为佛法发源地的殊胜地位。政治、文化、经济、乃至军事的优越,也是重要原因
隋唐时期,随着这种佛教世界新秩序的建立,祖庭在教内与教外都日
两座禅定寺坐落于长安城相邻的两个坊,分别由隋文帝(581-604年在位)及其子炀帝(604-618年在位)所建,前后相距三年依次建成。正如寺院名称所示,这是两个修习禅法的场所。但更为有趣的是,它们亦因类似或同样的政治、宗教目的而建。两禅定寺都是两位布施者为其至亲——于文帝是其皇妻,于炀帝为其父——祈祷冥福而建。虽然两寺相似之处颇多,且在隋唐时期所扮演的角色颇为吃重,中国佛教研究者对其注意颇为有限。本文试图概述两寺在隋代的建造缘起和在唐代的发展,以补不足。
通过考察东、西禅定寺在隋唐时期所扮演的多重角色,本文强调以多元视角研究寺院,将那些易被宗教史学者所忽视的非宗教因素纳入研究的视域。寺院通常被理解为神圣与尘俗的界限:在很多背景下它们被视作远离世俗染污的所在,举办宗教活动的道场。然而,大量的证据表明,虽意在超绝,东亚(以及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宗教场所难免或多或少地与俗世互动,并由此催生神圣与世俗之间多种纽带的形成。正如禅定寺的例子所表明的那样,学者们需要更多地关注寺院在建构东亚政治社会、经济商业、文化教育、甚至外交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
》》》祖德流芳 共续胜缘 ——汉传佛教祖庭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6940.shtml
以上是关于禅定-陈金华教授:隋唐长安东西禅定寺的多重角色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禅定-陈金华教授:隋唐长安东西禅定寺的多重角色;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1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