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造塔记》——参与慈恩寺建造108座五轮塔随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慈恩寺-《造塔记》——参与慈恩寺建造108座五轮塔随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造塔记》——参与慈恩寺建造108座五轮塔随感
寺院风光
冬至,又名“一阳生”,是大吉之日。民间自古以来就有着“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在这样的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里,天台山慈恩寺又迎来了一件无比殊胜的“大事”——在60座五轮塔的基础上又运抵48座、即
佛陀曾在诸多大小乘经典中,宣说造塔和供塔的无量功德。佛塔为三世诸佛清净意的化显,见塔如见佛陀法身。《法华经》云:“若于旷野中,积土成佛庙,乃至童子戏,聚沙成佛塔,如是诸人等,皆已成佛道。”
佛经记载了,关于佛陀的弟子须瑞迦塔的故事:须瑞迦塔在无量的过去世中,曾有一世是一只苍蝇,为追逐佛塔周围的牛粪味,无意中绕着佛塔飞行了一周,因为这无心中造下的绕塔善行,使它在后来转生人间,得入佛门修行,并得道成为阿罗汉。
从佛法在世间的角度来说,佛塔作为三宝的象征物,能令众生见而生信,种下解脱之因,乃至受用法身之智。但佛塔必须如法建造,方能令人起敬、具备摄受众生的力量。
此次在慈恩寺建造的法界五轮塔共108座,由住持智渡法师亲自设计并将如法装藏。五轮塔,又称为法界五轮塔,是由五个部分堆叠而成,五个部分分别代表了宇宙的五大要素:地、水、火、风、空。此外,五轮塔的形状也具有重大的法义。
慈恩寺五轮塔从建设初期迄今已耗时一年多。从塔基的建设、塔基的装藏,直到后续的五轮塔搬运、安置,均是慈恩寺的出家师父和义工们全力协作配合完成。
在慈恩寺生活,眼看着出家师父和义工们在每日早斋后便忙碌起来,开始一天新的劳作。记得在冬至前几日,气温骤降,草木结霜,使在南方生活惯了的我,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即便是在夜晚躺在厚实的被窝中仍感觉头顶直冒冷气,仿佛脑袋正搁在冰柜里。每日清晨时分,我总是里三层外三层的把自己包裹得像一只笨重的熊,不过,在寺院里也有一种特殊的驱寒方式,那就是“出坡”,用体力劳动的方式驱除寒气。
手里揣着相机,在零下2度的天气里,我“陪同”寺院的出家师父和义工们出坡。说“陪同”,其实算是一种自我安慰吧,我的工作也就是发掘题材、实景拍摄、新闻撰写等文职类的细活,不过此次参与48座五轮塔的搬运工作,却显得分外隆重。同时,我也亲身体验了一回装塔的过程,当时内心法喜充满,仿佛得到了一股强大的加持力,全身都充满了力量,我和一位师兄共同配合着将一座五轮塔的其中“水火”连体两部分用双臂托起,再小心翼翼的将其安置在“地”部塔基之上,当时两人都显得无比兴奋,接下来我们又默契合作的搬起了第二座……
犹记参与五轮塔塔基装藏的那一日,正值夏末初秋时节,气候依然闷热不适,骄阳炙烤着大地,滚烫的空气未能覆灭人们心头的清凉。
我特意换了双雨靴、穿起了围裙、戴上手套,并在手臂上喷满了驱蚊水,从头到脚把自己保护得很是周到,一是为防止蚊虫叮咬,二是担心干活弄脏了昨个新换的衣服。几位正专注砌塔的出家师父回头瞧见我这身行头,竟不忍再让我干重体力活,顺手的安排我在一旁拾掇落在塔座上的杂草枯叶等。
细心的义工们会发现慈恩寺出家师父们身上的僧服总是被汗水侵润且沾有灰泥或涂料等残留的污渍,即使有信众供养了僧服,也好像不够他们穿着似的,毕竟出坡劳作几乎每天会被汗湿;很快的,新的僧服又会褪色,他们却毫不在意,只知埋头苦干着。初来寺院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觉得出家师父们太不容易了,日子过得好艰苦。
直到此时,我终于明白,为何慈恩寺的出家师父和义工们每日出坡干重体力活,却无丝毫的疲惫感;因为我在参与搬运五轮塔的当下,竟然感受不到佛塔的重量,反倒是越搬越有劲,手脚停不下来,用义工队长的一句话形容:搬塔,是会“上瘾”的。
岂止是搬塔使人“上瘾”。在这儿,拜佛能拜“上瘾”、修法能修“上瘾”、大寮烧饭能烧“上瘾”、供灯供水能供“上瘾”、连干重体力活也会“上瘾”……或许,这就是禅悦,劳作中的禅悦!不是他们的身体不知疲惫,毕竟从清早3:30起床上殿,白天又有如此强度的劳作,只有得到了心灵上的充实,才有可能“上瘾”;是否已有人从中品味到了智渡法师说的“般若味”,尚不得而知。
眼看着寺院各岗位的义工们都欢呼雀跃的加入造塔的工程,我的内心装满了感动。事后,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询问几位义工师兄参与造塔的感受,他们的回答是那样的朴实、简单且令人为之震撼。
“看到大家都赶来造塔了,那么殊胜的事,我也想参与!”
“我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为了众生而造塔……”
“我什么也没想……仅是怀着一颗欢喜心,随喜造塔的功德。”
“如果换做是请工人来搬塔,或许出多少的钱,他们就干多少的活。但我不希望如此,既然我们是义工,发心自然要清净,对于功德也无需贪著。如《金刚经》所云: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
在当日搬塔结束后,“白玉大藏编校部”的义工们围成了一个小圈,他们一如既往的低首垂目、双手合十,在青山碧水间,倒影着他们虔诚的脸,风中飘散着阵阵念诵声:“造塔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悉回向,上报四重甚深恩,下济三途苦愿尽,若有见闻起慈愍,报尽同生极乐城。”
如法装藏的五轮塔,不仅具有殊胜的加持力,对外在的四大也具有调节的功能。但在人们的概念里,若是独立捐献一座佛塔,那是土豪大老板们做的事,好像永远跟咱们普通老百姓没什么关系。其实,也未必尽然。
智渡法师慈悲,为这里设计的108座法界五轮塔,其中单座五轮塔的塔身整体高度只有1.76米,适合我们普通的小康百姓捐建,一般地一人或3人合力非常殊胜,何况每座五轮塔的装藏物品信众们也可随喜捐助。目前,已经准备的宝塔装藏物品有五药、五宝、五香、五谷、天珠和舍利子等等,各类加持物和经咒等尚在准备之中。
这时,在一旁协助搬运佛塔的寺院常驻功德主蒋老板趁着休息的间歇,询问起造塔的费用,大有想把这108座五轮塔的建塔功德“纳入私囊”之意,毕竟对他而言几百万的事不算什么。智渡法师面对蒋老板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着说:“功德不能一人全占据了,要把积福的机会留些给大家,才好嘛……”希望得闻慈恩寺的人们都能理解老人家的这一份慈悲、这一份平等心的流露——理解得福、行动积福、传播增福!
夕阳西下,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如轻纱般的云絮,一座座庄严无等伦的五轮塔巍然屹立于天台佛国,沐浴着金灿灿的余辉,像是镀金的镶刻。伴随着红霞的升起,整个世界在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9012.shtml
以上是关于慈恩寺-《造塔记》——参与慈恩寺建造108座五轮塔随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慈恩寺-《造塔记》——参与慈恩寺建造108座五轮塔随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09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