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学习太虚大师的思想和精神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学习太虚大师的思想和精神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学习太虚大师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在“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图:武汉佛教)
大菩文化佛讯 3月9日,为纪念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由中国佛教协会倡办,湖北省佛教协会指导,武汉市佛教协会承办的纪念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活动在宝通禅寺举行。武汉佛教界、湖北佛教界、中国佛教协会等诸方大德,省市民宗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四方善信共聚武昌怀念大师。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宗性法师在大会上代表中国佛教协会表达了当代中国佛教界对太虚大师崇高的敬意,并作出致辞。
以下是发言全文:
今天,武汉佛教界的法门同道齐聚在宝通禅寺,共同来缅怀20世纪中国佛教史上涌现的杰出高僧太虚大师。
“百年佛教看武昌,僧伽教育树标芳。”太虚大师在上个世纪20年代,在武汉创办了武昌佛学院,树立了近代佛教僧教育的第一个典范。太虚大师一生所从事的弘法事业、所倚重的僧伽人才,大都是从武昌佛学院毕业后跟随太虚大师,
我们都知道,19世纪末20世纪以来,整个国家面临着数千年未有的巨变。与此同时,整个文化和思想面临西方各种思潮的抨击。在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的背景下,整个佛教如何在社会变革和转型中依然能够传承佛陀的思想和智慧,并能够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步伐,也成为20世纪初所有高僧大德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太虚大师上个世纪初在这方面的探索和思考,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和思想体系。太虚大师早年的很多理想,包括早年闭关时,为中国佛教如何走出一条新路而写作的《整理僧伽制度论》、《人乘正法论》等中的理念,在早期都还不能够真正地落实。正因为有了太虚大师带领武汉佛教的这一段光辉的弘法岁月,包括他在武汉创办的汉口正信会、武昌佛学院等重要的机构,他的重要思想才得以落实。今天回过头来看,武
今年,中国佛教界在不同地区都会举行各种类型的纪念活动来缅怀大师,那是因为20世纪以来整个中国佛教(包括海峡两岸、港澳、海外华人佛教圈),都是在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智慧和思想基础下,来推动佛教的现代化进程。
我们今天缅怀太虚大师,就是来学习太虚大师“不忍圣教衰”的弘誓与悲愿。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命运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佛教也一样受到很多挑战。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中国人如何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如何认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面临着很多艰难的抉择。这时候,中国佛教作为中国二千年来精神支柱的传统形态,也自然会因为国家民族的命运、因为中华文化传统的命运受到很多挑战。因此,在那个时代如何寻找新的出路,让佛法的
我们今天缅怀大师,就是要学习大师坚定中国佛教自信的果敢与担当。特别是现在党和国家也非常地提倡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1月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共同发文《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在此之前,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在很多场合讲,我们中华民族到了今天,经历了一百年所走过的艰难道路,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依然面临着很多传承和发展的问题。所以中央也一直提倡,当代中国人如何能够认识中华自身的优秀文化,建立起我们的文化自信,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应该承担起来的历史重任。这文化自信里,就包括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在二千年的传承中,完全融入了中国的本土文化,形成了有特色的中国的大乘佛教。近一百年以来,各种思想、方法的激荡下,我们如何来认识中国佛教,也是摆在我们当代佛弟子面前的重要课题。当年,太虚大师一生尽管在传播方式上有很多创新的举措,但是他的整个思想智慧,是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佛教的理论和思想基础之上的。所以,今天回头来看,早在将近一百年前,太虚大师始终坚定中国佛教自信的担当和果敢,值得我们今天进一步的学习和发扬。正因为有了太虚大师当年的探索,所以今天的中国佛弟子应该对中国的佛教建立起自身的自信,来弘扬中华佛教两千年来祖师大德们所开创的中国佛教的磅礴气象。
我们今天缅怀太虚大师,更应该学习大师一生所倡导的契理契机人间佛教思想的睿智与远见。我们都知道,近年来在中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佛法作为古老智慧,如何与现代社会相融合,如何为当代提供智慧和思想源泉,也是我们当代佛教界应该有的清醒认识。特别是去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特别提出“坚持宗教的中国化方向”。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的时候,已经实现了中国化,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我们依然觉得,今天再一次来提倡佛教“中国化”,是要实现佛教如何适应当代的中国化。我想这应该是今天佛弟子应该担当的责任。如何能够实现佛教在当代的中国化呢?太虚大师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所提倡的契理契机的人间佛教思想,是为今天佛教界如何实现佛教当代的中国化、如何走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非常好的切入点。所以,我们今天在这里缅怀大师,就应该学习他契理契机人间佛教思想的叡智与远见。
我们今天缅怀大师,还要学习他将爱国与爱教圆融统一的赤子情怀。大师一生所面临的时代,正是我们国家和民族艰难前行的时代,那个时候,外部的各种侵略、内部的思想不统一,让整个中国社会处在非常动荡的岁月。但是,太虚大师在国家和民族面临困难的大局面前,率先地带领中国佛教界,发起抗日救亡的运动,甚至他当年还远赴重洋,特别在东南亚去募集善款,捐献到抗日救亡的前线。记得他当时到印度、缅甸的各种华侨团体去发表演讲,号召我们全体中国人团结起来,为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为国家和民族的困难,承担起每个人应该有的责任。所以,当年他远赴重洋从东南亚回来以后,国民政府在重庆还特别为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宴会,表彰他这样一种爱国爱教的赤子情怀。抗战结束以后,当时的政府还特地给他颁发了一个抗战胜利的勋章,这是对太虚大师一生爱国爱教赤子情怀高度统一的非常重要的肯定。所以,今天我们再一次地缅怀太虚大师,重温太虚大师的人生历程,就应该学习他一生将爱国爱教高度统一的赤子情怀。
今天武汉佛教界在宝通禅寺隆重举行太虚大师纪念活动,是对太虚大师上个世纪在武汉轰轰烈烈开展的弘法事业的纪念和缅怀。同时,希望借此缅怀活动为契机,以我们的实际行动,身体力行来践行太虚大师一生“不忍圣教衰”的悲世与弘愿,来践行太虚大师一生坚定中国佛教自信的果敢与担当,来践行太虚大师一生倡导的契理契机人间佛教思想,来学习太虚大师将爱国与爱教统一的赤子情怀,以此才能真正告慰太虚大师于常寂光中。
最后,我们真诚的期待,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思想能够在今天发挥重要的作用,引领中国佛教界能够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实现佛教复兴的愿景。我们也希望大家共同来继承太虚大师的精神遗产,把当代的佛教事业圆融于我们整个国家的建设和发展中,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的中国梦,做出我们佛弟子应有的努力和贡献!(文: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
相关新闻:
佛教革新领袖太虚大师圆寂70周年 玉佛禅寺新谈人间佛教
则悟大和尚:太虚大师与南普陀寺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09907.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学习太虚大师的思想和精神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中佛协驻会副会长宗性法师:学习太虚大师的思想和精神;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08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