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首山-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牛首山开幕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牛首山-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牛首山开幕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牛首山开幕
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牛首山开幕
浙江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巴黎国际艺术学院博士、当代著名文艺评论家黄河清教授致辞
浙江省佛教协会教育处主任性一法师讲话
桐乡市凤鸣禅寺方丈净修大和尚致辞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勇致辞
画家杨昀霖讲话
合影留念
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
杨昀霖国画展
拄杖高士
玉兰
枯木
大菩文化江苏讯 5月16日下午1时,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南京牛首山弘觉讲堂开幕,为渐渐炎
杨昀霖,1974年出生,山西大同人,中国纪实文学协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硕士,浙江大学人文学院美术学硕士,现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画系。他从小师从夏荆山老居士,擅长人物释道、树石,作品平淡、宁静、有古意。用笔凝重、老辣,颇具禅意,有着“中和雅正”的文化精神。本次展览共展出作品54件,其中佛教人物作品最引人注目。著名文艺评论家黄河清先生评价他:“杨昀霖的绘画正透露了一种静而淡的气息
南京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因永久供奉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成为海内外亿万信众顶礼瞻望之圣地。牛首山之佛顶宫内藏有众多书画、雕刻、工艺佳作,堪称精品荟萃的佛教文化艺术殿堂。
为不断提升牛首山文化艺术事业的高端水准与高雅品格,牛首山于2016年7月开始举办“佛顶·艺海”艺术画展,并相继邀请国内外知名艺术家齐会牛首山弘觉讲堂进行作品联展,同时将部分艺术家捐赠作品拍卖后全部投报于公益捐赠,这一善举兼具文化与公益价值,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原创又有渊源的图像—杨昀霖的画》
黄河清 浙江大学教授 巴黎大学艺术史博士
杨昀霖是一位年轻、内向甚至有些寡言的画家。但他的绘画才情和个人风格让我惊讶。他不是倪云林,那位著名的中国元代画家,尽管名字是同样的发音。但他的审美
就像我在法语著作《静之象——中国思想与艺术》中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绘画传统旨在追求、表现一种宁静的灵魂状态(意境)。弗朗索瓦·于连(François Jullien)也赞美过“淡”,这个中国审美的关键概念之一。杨昀霖的绘画正透露了一种静而淡的气息。
他没有受到喧嚣得势的当代艺术的干扰。这种当代艺术在中国和在法国一样常常占据媒体的前台。他更喜欢远离吵闹的尘世,向往一种与大自然的私密接触。
他画了许多出家人,佛门或道家,又或是儒家隐士?无关紧要。他并非要与他们一样的方式生活,但他在精神上与他们为友。请看这位老者,在香炉旁,眼皮下垂好像入睡,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还有这位隐士,在一棵树前,一片野水的岸边,远离世界……这样的一些人物代表了一种隔绝于物质主义世界的高尚人格。
除了人物画,杨昀霖尤其画山水。
题材极其寻常,都是山水,松竹,梅花
杨昀霖的画的不寻常之处,是那些含有内在力量的用笔,一种实验性但又收得住的风格,一种建构个人独特绘画空间的意愿。他喜欢使用干墨,因此勾画中常出现书法所谓的“飞白”。
事实上,杨昀霖具有非常扎实的书法功力,这一特质在年轻的画家当中并不多见。他在自己的画中运用了许多书法的笔法。他笔墨的内在力量来源于他的书法。
他的趣味完全是传统的,或者说属于中国文人的传统,一点不“当代”。
但他仍然寻求一种个人风格。用笔遒劲,构图、使用水墨别具一格,显得非常大胆。
人们可以在他的画中看到一种“拙”。在中国绘画审美中,“拙”并不一定是负面的评价,就像“淡”一样。这是一种不太过分、恰到好处的“拙”。因此有一种说法叫:宁拙毋巧。
杨昀霖绘画的原创性,正在于这种拙味。这种拙有点生硬,但耐人寻味。
尤其要指出的是,这种拙是基于他熟练的传统绘画的功力。杨昀霖显示了扎实的技法,来表现松竹和其他题材,达到很高的审美品质。
这是一个富于希望、充满未来的画家,因为他的画作是既独创又有古渊源的图像。
相关新闻:
释迦牟尼佛顶骨舍利供奉大典于南京牛首山隆重举行
南京牛首山圣象广场落成 隆重举行开光洒净法会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11055.shtml
以上是关于牛首山-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牛首山开幕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牛首山-谦谦礼佛心——佛顶艺海“道路”杨昀霖国画展在牛首山开幕;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