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文化教育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建幸福人生”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禅文化教育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建幸福人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禅文化教育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建幸福人生”
雪峰禅寺内,法师带领大众静修
在雪峰禅寺真觉展厅,来自南安市各乡镇的80余名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聚集一堂
茶道静修
过堂
禅文化教育活动
大菩文化福建讯 6月20日上午,雪峰禅寺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她们是来自南安市境内的社区服刑人员。这一天,她们在这里接受法制教育、听闻法师开示、学习寺院观堂仪轨、静坐共修、诵经、体验禅茶……对于她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是自己第一次走进寺院,这样的体验却注定会在自己的生命里留下难忘的记忆。
据了解,这是由南安市司法局局长黄文周与福建省禅文化交流促进会会长、南安市佛教协会会长、雪峰禅寺住持法度法师多次探讨、研究后,决定联合尝试主办的一场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禅文化教育活动,活动的主题是“心的航行·如何重建幸福人生”,旨在通过佛学讲座、静坐、共修、禅茶等禅文化学习帮助她们认清“苦”和“恶”,改过迁善,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上午九点,在雪峰禅寺真觉展厅,来自南安市各乡镇的80余名女性社区服刑人员聚集一堂。在接受了专业的法制教育后,福建省禅文化交流促进会副会长传鹤法师、秘书长修智法师对活动主题做了简要介绍,随后法度法师为大家作《如何建立幸福人生》的专
讲座中,法度法师根据佛教教义就苦、财富、烦恼、行善等进行深入浅出的阐释,同时指出获得幸福的前提是深信因果、相信轮回,学会认识自己、管理自己,淡泊少欲、知足常乐。法度法师解释说,淡泊少欲不是叫我们不去创造、拼搏,而是在合理合法、不损害他人的前提下努力去创造和承担,秉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精神,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温暖、和谐。
在静坐共修环节,大众在法师的带领下通过静坐让自己安静下来;为了让大家领略到禅文化的博大精深,法师们还为大家准备了禅茶体验课,45分钟的时间里,从准备茶具、烧水、冲茶到分茶、饮茶,一切都那么安静、自然,看着茶叶在茶艺师的手中流转,仿佛看到了生命的变迁;此次禅文化教育活动还设置了
法度法师表示,福建省禅文化交流促进会作为立足福建省以禅文化为主题的公益性社会团体,一直以来致力于弘扬禅文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一直承担着社会教化的责任,即帮助众生脱苦、为社会去恶。此次针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社区服刑人员的禅文化教育活动,是福建省禅文化促进会与南安市司法局在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方面所做的一个尝试,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来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管理自己,帮助他们改过迁善,从而使他们服刑期间能够安心服刑,回归社会后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
今年23岁的小黄(化名)去年来南安市司法局接受社区矫正,此前因为经济犯罪她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然而,重新融入社会的她在生活中却并不顺遂。“有些人看到我当面笑笑,背后却指指点点,时间久了,见到人都感觉他们在偷偷说我坏话。”小陈(化名)也与小黄有着同样的感受,社区矫正已经一年多了,她仍然感觉自己在社会中得不到认可,工作和生活都无法像从前那样顺利。
南安市司法局社区矫正管理局局长张东福告诉记者,像小黄和小陈这样的情况在社区服刑人员当中极为普遍,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回归社会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有些严重的还会转变为二次犯罪。如何帮助他们重新顺利融入社会是社区矫正工作的重点。我国对社区矫正工作极为重视,最高法、最高检、司法部和公安部于2012年联合出台了《社区矫正实行办法》及省级《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各级主管单位和社会团体帮助社区服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有三个任务:监管管理、适应性帮扶和教育矫正。此次,针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禅文化教育活动就是教育矫正的内容。”张东福介绍说,南安全市共有社区服刑人员700多人,遍布全市421个村,其中女性80多人。为了帮助他们早日融入社会,南安市司法局每个月都要针对新入矫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入矫教育。考虑到
南安市司法局分管领导吕成春表示,考虑到闽南地区民众都有信奉佛教的习惯,而且女性对佛教都有认同感,因此首次禅文化教育活动的主体为女性,希望通过讲座、禅坐、共修等方式帮助她们认识自己、走出困境。
相关新闻:
泉州市民宗局胡晓泉局长一行赴雪峰寺调研
南安雪峰禅寺举行扬州大学雪峰佛学班开学典礼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11699.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禅文化教育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建幸福人生”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禅文化教育助社区服刑人员“重建幸福人生”;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0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