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佛学知识网,分享佛学常识、佛教新闻、佛教故事、佛学经书等知识,是您学习佛学的好助手。
佛像、佛珠
佛像
佛珠

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

  • 佛教新闻-自在佛学知识网
  • 2024-06-29 10:27
  • 自在佛学知识网

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

 

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
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

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

 

    冬至居士译日本伊藤古鉴《茶和禅》一书,嘱余序之。禅宗

厦门佛教新闻网

例来以心传心,不立文字,不依文字,禅是不可说的。在佛教而为禅,在百木而为茶。禅心茶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同样不可说。古德言:水月道场,空花佛事。为方便故,我不惜拖泥带水,牵扯葛藤。

 

  茶与禅,其源皆在中国。以茶喻禅,更是古代中国禅师的创举。

 

  唐代,赵州禅师驻锡观音院(今河北赵县柏林禅寺)。一日,有二位云水僧参访赵州,请教佛道。赵州禅师问:你们以前来过吗?一僧答道:“不曾到”。师说:“吃茶去!”一僧答

中国佛教新闻网

道:“曾到”。师说:“吃茶去!”见此,立在一旁的监院不免满腹狐疑,问:“师父,怎么来过的、没来过的,都要去吃茶呢?”师叫监院的名字,监院应诺,师说:“吃茶去!”

 

  曾到、未曾到、监院,为什么都要吃茶去?这到底是一杯什么样的茶?

 

  这杯茶,禅林名为“赵州茶”。千载以来,于此言下,无数禅人顿见嫡旨,歇下狂心,打破漆桶,彻见光明。

 

  一

陆河县佛教新闻

句“吃茶去”,一碗“赵州茶”,代表着赵州禅师的禅心。

 

  何谓禅心?平常心是。是心平等,无凡无圣;是心无住,无执无著;是心慈悲,无亲无疏;是心智慧,无辩无别。

 

  万语与千言,不外

佛教新闻权威

吃茶去!不容思量,不容分别,解粘去缚,断惑截妄,当下即是。所以,曾到也好,未到也好,监院也好,“我法无分别”。

 

  由此可见,禅门宗匠,以平常心,行本分事,扬眉瞬目,无非是道。

 

  佛法是因缘法。茶之为茶,也是一大事因缘。

 

  遇水舍己,而成茶饮,是为布施;叶蕴茶香,犹如戒香,是为持戒;忍蒸炒酵,受挤压揉,是为忍辱;除懒去惰,醒神益思,是为精进;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为禅定;行方便法,济人无数,是为智慧。

 

  佛法在茶汤中。茶心与佛心,何异又何殊?

 

  冬至居士的译本,文畅词达,言简意丰。其中系统地介绍了茶道在日本的发展衍流,茶人茶事,星河灿烂,禅心茶味,盎然其中。翻检之,多有会心微笑之处。

 

  这本《茶和禅》,犹如以手指月,茶是指,禅是月。于此须知,禅心茶味,非关文字。若能会得此,则能于当下这一碗茶中,与祖师心意款通,明白为何禅心无凡圣,茶味古今同了。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12914.s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明海法师:禅心无凡圣 茶味古今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50244.html。

佛祖

  • 功德无量--- 扫码方法


    一、电脑端:使用微信扫码;


    二、手机端:1、长按图片;2、保存二维码图片;3、打开微信,扫一扫--相册

佛像、佛珠--京东商城宝贝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