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观念史与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
“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开题会
与会人员合影留念
大菩文化北京讯 3月30日至31日,由清华大学哲学系圣凯法师担任首席专家的2017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开题会暨“观念史与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研究”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出席项目开题会的领导与专家有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谢维和,清华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人文学院院长万俊人,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杨曾文,南京大学文科资深教授、中华文化研究院院长赖永海,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哲学系洪修平,中国社会史学会会长、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常建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段玉明,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侯旭东,清华大学文科建设处副处长段江飞等。
谢维和教授代表清华大学,对会议召开表示祝贺,对与会学者表示欢迎,希望项目组成员能够耐心、从容从
项目首席专家圣凯法师汇报了重大项目的内容框架、方法论、运行机制和成果形式。他提出“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
专家组肯定了该项目的选题意义、研究思路、研究方案、观点创新、运行机制等,指出该项目具有鲜明的几大特色:(1)以观念整合、制度嵌入、生活融合等三大历程,梳理佛教汉传的历程,凸显文明史的视野与方法;(2)以主体、内在、生活等三大转向,从高僧到僧众、从外部视野到内部视野、从思想观念到身体实践,大大地推进佛教研究的广度、深度与鲜活度;(3)以人才培养、科研写作、影响力塑造三大运作模式,将项目研究转变成学术成长平台,通过读书会、工作坊、研讨会等形式,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推动团队成员的学术和生命成长,扩大学术的社会与国际影响力。
同时,专家组建议,在研究过程中要注重顶层设计,关注观念与社会生活的一致性,以彰显汉传佛教社会生活的特质;要注意区域多样性、生活形态特殊性与佛教社会生活整体性的冲突,体现汉传佛教社会生活的“多元一体”;要注意文献材料的无边际与目标有限性,多利用大数据统计方法,提升研究手段的现代技术。
在听取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之后,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19个单位的30余位课题组成员,围绕“观念史与社会史视野
相关新闻:
探讨佛教青年新命题 “慈宗周 双论坛”圆满落幕
古塔保护技术研讨会于西安举办 中外专家交流保护经验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17377.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观念史与社会史视域下的汉传佛教研究”研讨会在京举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8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