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恩寺-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慈恩寺-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
揭牌仪式
座谈会
诸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言
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大菩文化辽宁讯 6月11日,有着300余年历史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冰天诗社”以历史面貌重现沈城。
6月11日,是清初著名流人诗僧函可被流放沈阳“焚修慈恩寺”370周年,同时今年也是盛京名刹慈恩寺重修390周年。6月10日,沈阳市宗教局、沈阳文史研究馆于慈恩寺联合主办“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辽沈地区50余
座谈会上,诸位专家学者纷纷发言,对函可在辽海地区的文化贡献,给予充分评价。学者们对其作为清初流人代表,在苦难的流放境遇中尽显出的人性高贵,给予了高度的赞赏。学者们说,函可在12年的流放生活中
据悉,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慈恩寺将在组织好“冰天诗社”相关活动的基础上,邀请广东函可家乡在沈阳共建“函可纪念馆”,进一步弘扬函可的文化精神,为沈阳地方文化建设和文化繁荣,掬一瓣心香。
函可,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早年寓居南京、北京两都,与天下名流巨儒切磋论交,声名倾动一时。崇祯十三年(1640)于庐山受戒,遁入空门,法名函可。明清易代之际,因撰写《再变纪》而获罪,于1648年6月11日被流放至盛京慈恩寺,成为清初第一位被放逐东北的流人,也是清代文字狱案第一人。
函可发配至沈阳慈恩寺后,在辽沈地区生活12年,直至坐化。他在12年里曾七坐道场,弘扬佛法,成为曹洞宗在东北地区的开山鼻祖。先后撰写各种体裁的诗歌1400余首,由后人辑成《千山诗集》21卷。同时还组织了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文学社团“冰天诗社”,为推动东北地区的文化事业和文明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诗歌咏叹故国之情,慷慨悲凉。同时又以隽永的文字,集中反映了东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各个方面。既记录了大量的历史人物,又保存了许多史实,成为不
相关新闻:
沈阳法库灵山寺住持隆悟法师率众朝拜北普陀寺
荣宝斋书画精品展亮相沈阳 含数十件大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18292.shtml
以上是关于慈恩寺-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慈恩寺-纪念函可入沈370周年暨冰天诗社复社座谈会于沈阳慈恩寺举行;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8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