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蔡耀明教授与你探讨“生命的意义”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文化-蔡耀明教授与你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蔡耀明教授与你探讨“生命的意义”
《生命意义与生命目的之佛法的思辨》专题讲座(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德)
蔡耀明教授(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德)
观众认真听讲(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德)
观众提问(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慧德)
观众体验正念禅修(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大菩文化上海讯 3月2日,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邀请到美国柏克莱加州大学佛学研究所博士、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蔡耀明,以“生命意义与生命目的之佛法的思辨”为主题,与现场听众探讨“生命的意义”。
很多人问过生命之意义与生命之目的,却往往不了了之或各说各话。本次演讲,蔡耀明教授以佛教经典为依据,以哲学为方法,与大众分享了生命的意义与目的。
对生命的意义应该怎样思考
很多人把“生命的意义”这一概念与“活得好不好”以及“生命的价值的高低”混杂在一起,因此在讨论生命的意义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生命有没有意义”来替代“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蔡教授讲解到生命之意义的主旨有两个层次,第一层,生命之意义是“苦集灭道”,而更深刻的主旨就是“非我”跟“空性”。
苦集灭道
生命的意义是苦集灭道与空性。大众由于往昔造业受报而进入世间,也就是“
而只要还在继续用层出不穷的无明、烦恼
缘起与空性
空性的第一层意思是“虚有其表”。在这个世间,给出的名称都是虚有其表,就像“钱”脱离了“货币体系”就不再能被称之为“钱”,大众所认为的自我也不过只是约定俗成。
佛法的教学以虚有其表来显示空洞,以空洞的虚有其表切入“诸法因缘生”。如果不是因缘的推动,任何事物就不会如此产生。纵使因缘生,不同的因缘,会推动出不同的生命形态。因此空性使得眼光不会停留在目前的情况,而能够追溯背后的因缘,也即空性的第二层意思,即缘起故空性。
空性的第三个意思,因为背后是因缘生,因此只要不继续载入这些会推动生死轮回的因缘,世界就可以维持寂静、导向超脱。
简要而言,生命的意义,其实就在于看到从出生到老、病、死的现象,然后根据缘起和空性的观念去追溯它背后的原因,随后用八正道的方法去解决它,最后达到解脱。
在家可以独自禅修吗?
蔡教授带领大家体验正念禅修。对于在家静坐、禅修,蔡教授认为如果在家想用静坐来使心态保持澄净是可以的,儒家就有所谓“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的说法。
但如果想要继续深入研习禅定,在没有专业人士的指导,就很容易被一些禅修后所看到的“禅相”干扰,甚至“走火入魔”。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蔡耀明教授旁征博引,妙语连珠,听者也在与教授的互动与带领下更加了解生命的意义与目的。至此,专题讲座圆满。(现场记者:慧德)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1579.shtml
以上是关于文化-蔡耀明教授与你探讨“生命的意义”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文化-蔡耀明教授与你探讨“生命的意义”;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