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王教授结合鸠摩罗什、玄奘、义净三位法师所翻译的《金刚经》为听众做了分析
现场聆听
认真听讲
认真
听众
(转载自:玉佛禅寺,原标题:《金刚经》导读丨听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大菩文化上海讯 5月10日,王雷泉教授应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的邀请,继续讲解《金刚经》。第二讲的主旨是: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王教授结合鸠摩罗什、玄奘、义净三位法师所翻译的《
在罗什译本中,佛陀对须菩提说“菩萨于法应无所住”。“法”字包罗万象,囊括了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一切境相,也即一切事物,不论眼见耳闻,亦或是心念所想,都可以称之为“法”;
而在玄奘、义净译本中,佛陀对须菩提说“不住于事”,“事”是指修大乘菩萨道的一切事行,包括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六度万行。
综上所述,“无所住”,即不执著于“相”——不执著于做了布施这一行为(事),也不执著于眼见耳闻、心念所及的一切主客观场景(法),要做到三轮体空、离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而“行于布施”,则是不执著于“空”,将度生真正落到实处。王教授解说道,只有在布施后,能将布施的我、受布施的人以及布施的财物这三者都不存于心,也即用这种“三轮体空”的精神,不落空有二边的中道来修布施等菩萨六度万行,才可说是无住相修一切善。
进而言之,我与一切众生既是同此法身,本来同体,一体之中,谁能度?谁是所度?所以
随后王教授又通过《正信希有分第六》着重阐述了我法二执俱空、三相并寂的原理:对法相、非法相皆不可取,若取著就堕空有二边;并引《无得无说分第七》和《依法出生分
本次讲座,用三个多小时,讲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三轮体空,无住行善;二、如来色身与法身;三、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四、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在接下来几次的觉群人生讲坛中,王雷泉教授还将继续为大家带来《金刚经》的精彩导读!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2332.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王雷泉教授讲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