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祖庭方丈机锋辨禅 再现禅宗祖师遗风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六大祖庭方丈机锋辨禅 再现禅宗祖师遗风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六大祖庭方丈机锋辨禅 再现禅宗祖师遗风
主办方在研讨会开始前临时增加斗禅机环节(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大菩文化河南讯 斗禅机也叫打机锋、参话头,是禅宗僧人交流佛学思想和理念的一种较为轻松诙谐的方式。历史上有苏东坡与佛印斗禅机的小故事。
少林寺自2007年开始举办“机锋辨禅”的活动,每一年都有很多法师报名参加。
禅宗六大祖庭方丈合影(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机锋辨禅活动,是为了让法师们在同祖师大德的一问一答中,参究话头,在修证上得到提高。
正是有了“参话头”和“斗机锋”的传统,禅宗才能保持千百年来的活力,禅宗的风范才能被更多的大众所接受。
这次研讨会上,主办方临时添加了斗禅机这一环节,将书写了六位祖师禅语的折扇赠与现场六大
“西来意”
永信大和尚开示“西来意(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初祖祖庭嵩山少林寺方丈永信大和尚拿到的折扇上写着“西来意”三字,“西来意”的完整表述应为“祖师西来意旨”。
永信大和尚开示道:“祖师西来意”是禅林常用语,含义与“佛法大意”同,又称西来祖师意、西来意、祖意。表示佛法之奥义,禅理之真髓。 “祖师西来意”是禅林非常流行的公案,禅宗灯录中有很多记载。
禅宗初祖祖庭少林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卢鹏宇)
少林寺,汉传佛教的禅宗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刹"。因其历代少林武僧潜心研创和不断发展的少林功夫而名扬天下,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之说。
初祖:达摩祖师,原印度人 ,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菩提达摩,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为中国禅宗的始祖,故中国的禅宗又称达摩宗。主要宣扬二入四行禅法,达摩祖师的思想,对中华文化起了很大的影响。
“断臂心安”
绍云长老开示“断臂心安”(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二祖祖庭安徽岳西二祖寺方丈绍云长老的折扇上写着“断臂心安”四个
绍云长老开示道:二祖断臂是一个禅宗故事,相传二祖慧可,到嵩山少室峰求道于达摩,立雪中以利刀断左臂,以示求法之决心。达摩看慧可意志如此坚定,便准请收为弟子,后世遂称为断臂慧可。
二祖祖庭司空山二祖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蕴雨)
二祖寺,又名无相寺,位于安徽岳西司空山,它是禅宗二祖慧可大师传衣钵于三祖僧璨的道场,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
二祖禅师:慧可(487~593),又名僧可,俗姓姬,名光,号神光,洛阳虎牢(今河南荥阳西北)人,是汉传佛教禅宗的二祖。他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年约四十岁时,遇天竺沙门菩提达摩在嵩洛(今河南嵩山-洛阳)游化,即礼他为师,得达摩衣钵真传,禅宗代表性人物之一。
“信心不二”
宽容大和尚开示“信心不二”(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三祖祖庭天柱山三祖寺方丈宽容大和尚打开折扇后看到“信心不二”四字,宽容法师旋即开示道:信心不二出自三祖禅师僧璨的《信心铭》。这个“信”是指深信,只要你深信。这个“心”就是真心。只要你深信,这一颗真心是离于《能所》的。
“不二”,是《离于二元对立》的不二的真心,就是佛。“信心不二”,就是深信这一颗真心是《离于能所、离于二元对立》,当下不二,入于真心。
三祖祖庭天柱山三祖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蕴雨)
三祖寺,位于安徽天柱山,隋初,禅宗三祖僧璨来此弘法教学,并传衣钵给四祖道信,于公元606年在此立化,故称三祖寺。
三祖禅师:僧璨(约公元510年-606年),又作僧粲,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圆寂,生年及事迹不详,为中国佛教禅宗三祖,曾跟随二祖慧可学佛数年,后得授与衣钵为禅宗三祖。三祖在入寂前,传衣钵于弟子道信为禅宗四祖。他曾著有《信心铭》传世。《信心铭》和牛头法融禅师的《心铭》有异曲同工之处。
“无人缚汝”
明基大和尚开示“无人缚汝”(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四祖祖庭黄梅四祖寺方丈明基大和尚的扇面上写着“无人缚汝”四字
明基大和尚开示道:“四祖”一直不断探寻如何解脱的法门。四祖曾对僧璨说:“弟子唯一的愿望是,请和尚教我解脱的方法。”僧璨不答反问:“谁把你束缚住了?”
四祖想了一下,回答说:“没有人束缚我呀!”僧璨立即追问道:“既然没有人束缚你,那你就是解脱了,为什么还要寻求解脱的方法呢?”
四祖立刻醒悟。四祖通过这次对话不仅对解脱法门当下开悟,而且还“得到僧璨大师心印”。
四祖祖庭黄梅四祖寺(图片来源:黄梅四组寺)
四祖寺,位于湖北黄冈黄梅县,创建于唐武德七年(624年),为唐初佛教禅宗四祖道信道场。
四祖禅师:司马道信(580~651),俗姓司马,世居河内(今河南沁阳县),后迁蕲州广济(今湖北武穴市)梅川镇。他提倡“择地开居,营宇立象”,建立固定的传授禅法的道场,结束了自达摩以来居无定所、行无定处的游化局面,并在禅法思想上,形成了戒行与禅修结合、楞伽与般若诸经相融、知解与践行相扶、渐修与顿悟相连、坐禅与作务并举的禅风、禅理和禅法,从而把禅宗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成为中国禅宗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
道信禅师对禅宗的最大贡献是提出“农禅并举”的主张,并且发明一个名词,把出家人种地叫“出坡”。自此出家人开始种地,自己养活自己,僧人生活有了保障,使中国佛教得以发展壮大。至今正觉寺所在地安上村还把到地里劳动叫“出坡”。道信大师对禅宗的发展和形成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月出东山”
正慈大和尚开示“月出东山”(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五祖祖庭黄梅五祖寺方丈正慈大和尚的折扇上写着“月出东山”,正慈大和尚开示道:“月出东山”一词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东山法门这四个字也能从另一方面表现出了五祖寺的历史,还有一句诗写到:“应知一片东山月,长照支那四百洲”
五祖祖庭黄梅五祖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李蕴雨)
五祖寺,位于湖北省黄梅县东山,禅宗五祖大满禅师弘忍于唐永徽五年(654年)创建,是佛教禅宗五祖弘忍大师说法道场,也是六祖惠能大师得衣之地。
五祖禅师:弘忍(公元602~公元675),俗周,唐代高僧,湖北蕲州黄梅(今湖北省黄梅)人。 东山法门开创者,被尊为禅宗五祖。《祖堂集》卷二称他“幼而聪敏,事不再问”。
“无念为宗”
传正大和尚开示“无念为宗”(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六祖祖庭广东韶关南华寺方丈传正大和尚的折扇上写着“无念为宗”,无念为宗是佛教禅宗常用词语,它指佛教禅宗把无念作为传承立宗之本。可解释为,放空自己随心所欲达到虚无的境界,大道无形随心而动。
传正大和尚开示道:“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是中国佛学禅宗中慧能倡导的南宗禅的主要宗旨。《六祖坛经》实际上就可以用这三句话进行概括。
《坛经》中“三无”思想被认为是六祖慧能思想之概括,“以无念为宗”尤重,慧能在《坛经》中多次阐述这一思想的内涵。
六祖祖庭韶关南华寺(图片来源:大菩文化 摄影:妙梵)
南华寺,坐落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马坝镇,是禅宗六祖惠能宏扬“南宗禅法”的发源地,亦为六祖惠能真身舍利所在地。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年),因禅宗六祖在此弘法,也称六祖道场。
六祖禅师:惠能(公元638~713年),俗姓卢,唐新州(今广东新兴县)人,中国禅宗杰出大师。他用通俗简易的修持方法,取代繁琐的义学,形成了影响久远的南宗禅,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六祖惠能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六祖法宝坛经》。(现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2912.shtml
以上是关于六大祖庭方丈机锋辨禅 再现禅宗祖师遗风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六大祖庭方丈机锋辨禅 再现禅宗祖师遗风;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