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日交流团参访浙江佛教丛林 探寻中日文化历史渊源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中日交流团参访浙江佛教丛林 探寻中日文化历史渊源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中日交流团参访浙江佛教丛林 探寻中日文化历史渊源
径山寺
灵隐寺
(转载自:福建黄檗文化,原标题:南宋福清籍高僧径山寺灵隐寺住持密庵咸杰禅师 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
大菩文化浙江讯 近日,中日黄檗文化联合交流团参访浙江永福寺、灵隐寺、净慈寺及径山寺等佛教丛林,探寻中日文化历史渊源。
其中,发现历史上有一位来自黄檗文化发源地福建福清籍高僧——密庵咸杰禅师。他曾奉诏住持临安府径山兴圣万寿禅寺、临安灵隐禅寺等。其书法《法语·示璋禅人》流传到日本成为日本国的国宝,这也是他在世唯一的墨迹。密庵咸杰对日本人影响较大,日本至今流行“密庵席”、“密庵床”。他的再传弟子无准师范是日本佛教史上第一位国师圆尔辨圆的师父。
密庵咸杰禅师像
咸杰禅师(1118—1186年),俗姓郑,
密庵门下英才辈出,道法广布东南。其中以灵隐寺的松源崇岳、卧龙寺的破庵祖先、荐福寺的曹源道生三哲最为杰出。密庵的禅门以松源派、破庵派、曹源派三大门流为主力,将杨歧禅推向了顶峰,与大慧系的诸贤并肩齐肘,成为南宋临济宗的主流。
密庵咸杰,径山寺第二十五代主持,淳熙四年至淳熙七年(1177-1180)住锡径山,在一场盛大的茶汤会后,禅师留下《径山茶汤会首求颂》二首。“径山大施门开,长者悭贪俱破。烹煎凤髓龙团,供养千个万个。”“凤髓龙团”就是当时的团茶,所谓的“烹煎”是将茶叶直接放到鼎或釜中烹煮,做成各种茶汤饮用。南宋,径山吃的是饼茶、团茶与煎茶。
密庵咸杰禅师于淳熙六年(1179)在径山寺不动轩居处写就《法语·示璋禅人》,时年62岁。《法语·示璋禅人》,为纹绫绢本,长112厘米,宽27.5厘米,行书体,共26行289个字;这是密庵咸杰赠给随侍的璋禅人的警示法语,也是现存唯一的密庵咸杰墨迹,现珍藏于日本京都大德寺塔头龙光院,是日本的国宝。
密庵咸杰的再传弟子,无准师范(1177-1249),因门下一位来自异邦的高徒,在日本赢得了更多
除了带回宋
天下径山
在禅宗“继承衣钵”的传教方式的影响下,大多数日本僧人在回国时都要带回师父的肖像画及茶碗。由于径山寺属天目山脉,又称天目山径山寺,这些建盏就被日本人命名为“天目碗”。至今依然可以见到当年从中国带去的“天目茶碗”的踪影。宋元流入日本的天目茶碗不计其数,有三只完美如天物的矅变天目茶碗,如今被藏于日本博物馆中,列为“国宝”,其中一只“破草鞋矅变天目”就珍藏在京都的大德寺龙光院。(图文:郑松波 孙秀莲)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3196.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中日交流团参访浙江佛教丛林 探寻中日文化历史渊源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中日交流团参访浙江佛教丛林 探寻中日文化历史渊源;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69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