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
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
大菩文化福福建讯 3月13日上午,闽南佛学院600多名师生齐聚南普陀寺五观堂,参加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式。
开学式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开学式由闽南佛学院副院长净心法师主持。闽南佛学院院长则悟法师首先传达了全国两会精神,并作了《深入经藏 绍隆佛种》新学期开学讲话。
则悟法师在传达贯彻全国两会精神时指出,今年的全国两会,是在“十四五”开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召开的,意义十分重大。大会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记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积极回应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会议坚定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一系列重大成果,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起到了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凝心聚力的作用,对于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家要坚持党的领导,高举爱国爱教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要抓好党史学习教育,组织全校师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在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领悟水平,结合佛教教育工作实际贯彻落实。
则悟法师表示,闽南佛学院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近年来办学质量、办学水平显著提高,取得了一定成绩,诚挚感谢厦门各寺院在不同时期对闽南佛学院的关心和支持。闽南佛学院是全国办学时间最久的宗教院校之一,备受全国佛教界、宗教界关注,再过4年将迎来建校百年,在新发展的大好时代中,要按照《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五年工作规划纲要(2019-2023)》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规划,要坚持把佛教中国化方向作为培养佛教教职人员的重要导向,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标准,通过完善学院内部治理,加强自身建设,建设人才梯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佛教人才,为佛教中国化方向提供人才保障。中国佛教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服从服务于国家最高利益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闽院师生要带着感恩之心,爱护国家,爱护佛教,爱护众生,精进修学。
一、高举爱国守法的伟大旗帜
佛陀一生的事迹展现了一位爱国者的形象,爱国守法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历代的高僧大德都是爱国爱教的,遵守国家的法律是爱国的基本要求,也是爱国的具体体现。作为闽院培养出来的师生,在爱国爱教的立场上不坚定,就很难得到成就。佛学院作为培育新一代僧青年的阵地,要在党的宗教方针政策指引下,积极落实加强和创新佛教教育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持续扎实做好宗教活动场所“四进”等活动,通过学习佛学经典、宗教仪轨、法律法规和科学文化知识,主动适应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新形势,做到知法、懂法、守法,作众生示范和楷模。做任何事首先要考虑法律允不允许,是不是合法,广大僧青年自觉做政治合格的示范者,全面展示佛教爱国守法新形象,做维护宗教界正面形象的笃行者,通过加强自身学习,坚持正信正行,引导广大佛弟子在法律法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
二、坚持爱教守戒作为修行的方向
“众经亿百千,戒为第一最。”一切学处,戒为基础。持守戒律是爱教的基本要求,也是爱教的具体体现。戒律作为僧团行为规范和组织制度的戒律,是贯穿佛教的核心内容
三、立志为人间佛教事业做出贡献
人间佛教的根基在人民、在信教群众,要将人间佛教牢牢建立在戒定慧三学的基石上,成为宗说兼备、解行相应、契理契机的现代佛教。佛陀主张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所谓“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中国佛教始终是随顺世间的,佛教在不同时代一直在发挥德化的作用,佛法与广大群众相连,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我们倡导人间佛教的意义所在。要把丰富发展人间佛教思想作为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的重要抓手。中国佛教要积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要加强佛教典籍的整理研究与现代阐释,夯实人间佛教的修学基础,巩固人间佛教的经典基础、教理基础,将人间佛教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佛教的沃土。继续发扬佛教慈悲济世、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扎根信教群众、心系信教群众,引导信教群众
四、通过修习慈悲观来促进社会和谐
慈悲是四无量心的基础。“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通过修习佛教的慈悲观,不仅可以对治我们的烦恼,还可以在行住坐卧中,发大慈悲心,忆念众生的恩惠和思维轮回的痛苦,从而感发拔苦予乐的愿心,将今生和过去修行的所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并诚心为众生祝愿。若能像这样修行,就能够促进社会人人有爱、相互帮助、恭卑谦虚、尊重他人,一切以他人的好坏为出发点,这样人人都有慈悲,人人都得到尊重,社会自然能够和谐。
五、通过践行佛教道德观来促进社会的公序良俗
在佛教中,对道德的定义就是“善”。佛教经典浩瀚,法门众多,但基本思想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可见,止恶修善、净化内心正是佛教道德伦理的核心所在。道德不仅能让自己受益,还能利益大众,建设和谐社会。多一个人遵循道德,就会多一份正能量。当这种力量传递出去,有些人会因为看到榜样而效仿和增强坚持的勇气。如果人人遵循道德,就能改变这个共业系统,变娑婆为净土。我们改变自己,就在改变其中某个因缘,进而影响更多的因缘,利用佛教智慧观来促进人心净化,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序良俗。
则悟法师表示,佛教的智慧是通过深入经藏、感悟人生的经历,通过每天的进步,将内心的烦恼和杂染去除。掌握佛陀的教法无非是为了断除烦恼,断除烦恼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学。修学到智慧圆满来更好地应用于世,利益群生、为一切有情众生服务,引导他们从被动的随波逐流,走向主动的把握自己的人生。
在新学期开学讲话中,则悟法师提出“如何在佛陀的教化中把自己养成有慈悲、有道德、有智慧的人”,希望大家在慈悲上,应当是从当下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身边、从同学、从班级,
同时则悟法师向大家表达良好的祝愿:希望大家在新的学期里精进学业、深入经藏、绍隆佛种。
闽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界象法师宣读《关于表彰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优秀学生的决定》和《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优秀学生名单》。则悟法师等领导并为获奖的同学颁奖。
厦门市民宗局副局长苏人登提出四点要求:一要主动融入大局,认真谋划闽南佛学院的工作,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发展格局,要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提高佛学院的自我管理水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二要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推动佛学院的研究教学工作,优化办学结构,提高中国文化与社会系列课程比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三要以庆祝中国共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思想引领新航程。闽南佛学院即将走过百年历史,肩负着续佛慧命,灯灯相续的重任。在新时代更好地坚持佛教中国化方向,不断提高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广度与深度,充分发挥佛教积极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开学仪式在《三宝歌》中圆满结束,与会领导嘉宾与获嘉奖学生在大悲殿前合影留念。
合影留念
厦门市民宗局副局长苏人登、一处处长谢正辉;厦门市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定恒法师、驻会副会长法云法师,副会长开敏法师、忠明法师、能元法师、普端法师、世澄法师、传建法师、明德法师、普愿姑等;闽南佛学院常务副院长界象法师,副院长法源法师、净心法师,南普陀寺监院德煌法师,院长助理兼教务长弘来法师,南普陀寺大知客悟云法师等出席开学式。(文图/南普陀寺)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8895.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闽南佛学院2020-2021学年春季学期开学;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4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