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2021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二场:人间佛教教义观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2021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二场:人间佛教教义观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2021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二场:人间佛教教义观
此次论坛由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主持
大菩文化佛讯 由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策划的“2021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系列论
妙凡法师首先抛出问题:随着佛教的流传发展,佛教教义的诠释,也从原始佛教的三法印、四圣谛等,随着各地不同文化民情而发展出世界各地佛教文化。时至今日,佛教教义的诠释如何以现
张文良指出,佛教初传的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佛教一直存在大小乘并行的局面。后来随着大乘经典大量译出,加上一批高僧著作辨析大小乘教义的论著,方形成中国僧人舍小归大的转变。
张文良指出,星云大师提倡“五乘佛法”是人间佛教能够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的根本原因
张文良强调,当时辨析教义的论著并非贬小扬大,而是追求超越大小乘之上的“一乘”。此开辟了后世中国佛教一条超越大小乘对立的方向,后来天台宗和华严宗的“圆教”说,即
追随星云大师出家近四十年的永本法师则认为,在大乘的整个流传之中,涵盖了一个中华文化的特质,也是东方人的思维方式。
永本法师认为,在大乘的整个流传之中,人间佛教涵盖了一个中华文化的特质
永本法师从三个角度剖析佛教传到中国的发展特色:祖师们智能地透过判教系统的建立,融合大小乘教义;除了教义外,佛教艺术也从印度传入并融入中国,产生
妙凡法师在总结中感谢两位讲者为大众厘清大乘佛教教义的嬗变以及人间佛教的圆融的特质,同时邀请大家继续收看5月1日由伯克莱大学荣誉教授兰卡斯特,以及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副院长妙光法师对谈的“人间佛教的般若观”。(文图/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9052.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2021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二场:人间佛教教义观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2021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第二场:人间佛教教义观;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4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