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忘年之交法缘深,黄夏年撰文悲痛悼念净良长老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佛教-忘年之交法缘深,黄夏年撰文悲痛悼念净良长老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忘年之交法缘深,黄夏年撰文悲痛悼念净良长老
净良长老
大菩文化佛讯 台湾中国佛教会名誉理事长、台湾中华佛寺协会创会理事长、台北市佛教会永久导师、世界佛教僧伽会副会长、世界佛教华僧会副会长、临济宗第四十二世、曹洞宗四十八世净良长老于2021年4月2日(农历二月二十一)凌晨4时在台北弥陀寺方丈室安详示寂。世寿92岁,僧腊75载,戒腊75夏。长老遗教,后事从简。娑罗双树不远,愿长老乘愿再来。
长老往生,众失依怙,黄夏年特撰文悼念净良长老,全文如下:
沉痛悼念净良长老圆寂
清明期间,在老家安葬了父亲之后,坐高铁回北京路上,接到友人阚正宗的消息:“净良长老于昨日往生。”我的心情一下沉重起来。春节一直想电话问候长老,看看他的情况如何,无奈家里出了事情,问候长老的事情也暂时放下来,没有想到却与长老阴阳两隔,再也见不到他老人家。
长老是与我父亲一辈的老人,我与他老人家是忘年交的缘份。最初结识长老是在大陆举办的一些佛教活动上,此时作为小辈的我,只是仰望着德高望重的长辈。后来长老在台湾举办纪念中国佛教会八十周年活动,我有幸参加,与长老的接触增加,法缘也在不断加深。除了在大陆与长老见面之外,每次到台湾我也要专程去拜访他老人家,我们的谈话内容非常广泛,从他那里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他的话不多,但是非常深刻,有一次谈到佛教界的一些现象,他只说了一句话:“水清无鱼。”这句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去认识当代佛教的现状,并且成为我在研究佛教时的重要参考。
净良长老在深圳弘法寺吊唁本老(图片来源:黄夏年)
长老担任两届中国佛教会理事长,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佛教会的文化与学术研究的活动不断深入,蒙长老不弃,请我撰写大陆期间的《中国佛教会史》,又在长老的鼓励下,最终完成了这部七八十万字的著作。这部书的每一章都得到了长老的指导,有一些重大问题也得到了长老的提示与指正,这部总述大陆中国佛教会史的著作,无不浸润了长老的心血。
作为大陆中国佛教会的参与者与见证人,长老对中国佛教会的感情很深,当代两岸的老一辈的法师,都与长老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交往。我的家乡江苏常熟兴福寺后山塔林,安放了许多当代在江苏与上海寺院圆寂的长老舍利塔。一次,我陪同长老去兴福寺参访,他指着这些已故的老人们的舍利塔深情地对我说,这里面的人都是我的朋友和我的老师,想不到还能有机会再次见到他
净良长老在常熟兴福禅寺塔林(图片来源:黄夏年)
净良长老在塔林看碑文(图片来源:黄夏年)
净良长老在月霞法师的塔前(图片来源:黄夏年)
海峡两岸开放以后,两岸佛教界一直保持着密切的交往,长老是两岸佛教界交流的推动者和维护者。他曾经对我说过,希望看到中国佛教界的不断壮大,两岸佛教界共同发展。凡是有利于两岸佛教界的活动,他都尽可能参加,不仅是佛教界的活动他要参加,就是与佛教有关的学术活动他也会参加。2016年山东烟台举办“海峡两岸药师文化学术研讨会”,我给他老人家发出邀请后,心里一直拿不准,一是时间有些紧,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二是在大陆佛教里很多大和尚不参加单纯的学术研讨,这是学术研讨会,不知道他老人家是否愿意参加。让我欣慰的是他很快回话,表示一定参加。长老用实际行动推动了两岸佛教界实际交往,也让当代中国药师佛研究活动提升品位,促进这方面的研究。
净良长老与黄夏年在兴福禅寺前合影(图片来源:黄夏年)
辛丑
净良长老往生极乐,乘愿再来!
(文/黄夏年 图/大菩文化 黄夏年)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29080.shtml
以上是关于佛教-忘年之交法缘深,黄夏年撰文悲痛悼念净良长老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佛教-忘年之交法缘深,黄夏年撰文悲痛悼念净良长老;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4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