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窦山-复旦大学傅新毅:开放、包容、共享,是成立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的基本理念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雪窦山-复旦大学傅新毅:开放、包容、共享,是成立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的基本理念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复旦大学傅新毅:开放、包容、共享,是成立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的基本理念
7月2日,雪窦山首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暨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浙江佛学院(总部)举行。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傅新毅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以下为讲话全文:
大家上午吉祥!
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出席“雪窦山首届慈氏学学术研讨会暨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因为疫情的缘故,协办方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的领导不能前来参会,在此,请允许我代表院领导作简短的发言。
复旦大学的佛学研究,可谓源远流长。老校长陈望道先生出版于1931年的《因明学》,是我国首部白话
雪窦山是海内外知名的中国佛教五大名山、弥勒道场,也是浙江佛学院总部的所在地。十多年来,怡藏大和尚以大愿
在此,我想简单分享一下个人对慈氏学的理解。弥勒菩萨是佛教中所说的未来佛。正因为他是未来佛,所以正如季羡林先生所指出的,印度佛教在由小向大的演化中,就曾有盛行的弥勒信仰,季先生甚至用“狂热”一词来予以形容。瑜伽行派虽然传说是由弥勒开创的,但综合汉、藏二传的“弥勒五论”来看,慈氏学并不限于瑜伽行派的范围,如《宝性论》(汉传是坚慧菩萨造,现在学者一般倾向于这一看法。)就是如来藏系的论书,《现观庄严论》则属于中观。也就是说,由于弥勒信仰的盛行与大乘佛法的关联,所以有不少大乘的经、论都会特别地涉及到弥勒。如此说来,慈氏学其实可以扩展到全体大乘佛法,而瑜伽行派只能说是其主体部分。
在复旦佛学系列讲座中,李利安教授曾经谈到了中国化观音信仰神圣空间的形成,弥勒信仰事实上也有类似的情形,此即布袋和尚的传说与雪窦山。就此而言,慈氏学也应该包括禅宗和弥勒信仰中国化的内容,这是佛教中国化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B站复旦佛学系列讲座的回放视频中,有观众赞誉为“开放、包容、共享”,这也是我们成立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的基本理念。开放的社会需要有开放的佛教,开放的佛教需要有包容的心态,有包容的心态才能与尽可能多的人共享佛法的殊胜。愿以此与大家共勉!
原文出处:https://www.pusa123.com/pusa/news/fo/131023.shtml
以上是关于雪窦山-复旦大学傅新毅:开放、包容、共享,是成立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的基本理念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雪窦山-复旦大学傅新毅:开放、包容、共享,是成立雪窦山慈氏学研究中心的基本理念;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2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