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对于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来说,龙门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是一个非常想了解的问题,下面小编就带领大家看看这个问题。
原文标题: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
发掘工地探方
记者3月9日从河南省文物局获悉,新中国成立以来龙门石窟第一次大规模窟前遗址考古发掘——东山擂鼓台建筑遗址考古发掘日前取得重大收获,出土文物1700余件。专家表示,此次发掘是国内
龙门石窟擂鼓台位于龙门东山石窟区的南端,为东山石窟区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一组洞窟,由北、中、南三洞及窟外崖面多个小龛构成相对独立的区域。其中北洞为我国最早的密教造像洞窟。窟外壁面小龛众多,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中洞又称为大万伍佛洞,因壁面布满一万五千尊佛像而得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去年(2008年)3月至7月,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文博学院联合对擂鼓台窟前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考古发现,擂鼓台3个洞窟前地面4米多深的堆积中,涵盖了唐、宋、金、元等7个堆积层。发现的遗迹包括用大条石砌成的规模较大的唐代窟前踏道
擂鼓台南洞踏道以南的一处建筑基址上,有柱础石和青砖铺面,因大半尚压于南侧未清理的晚期堆积之下,其性质和功能还有待深入研究。
截至目前,这里共发掘出五铢钱、经幢、佛首、佛龛、瓦当、瓷器、陶器等器物1700余件,年代唐、宋、元等均有。其中一尊菩萨头像保存完好,
专家认为,这些发现对研究唐代寺院建筑乃至都城大型建筑石砌台阶样式及建造方法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对研究唐宋时期擂鼓台三洞窟前道路、唐宋时期洛阳城经龙门伊阙关与南方地区道路交通的使用情况有重要意义;对研究东汉时期伊阙关、魏晋至唐初时期擂鼓台区域交通以及建筑设施等有重要价值。
据悉,国家文物局对龙门石窟的遗址发掘工作给予高度重视,“中国石窟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将设于龙门。(稿源:佛教导航网)
从正面远眺遗址
屋顶陶质螭首
兽面纹瓦当
出土的绿琉璃瓦件
出土的钧瓷碗
出土的圆雕狮子
原文出处:http://www.hongfasi.net/fonews/20093/fonews_{7D4449C8-88F0-4894-939B-3851341456B3}.html
以上是关于龙门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的介绍,希望对想了解佛学知识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本文标题:龙门石窟-河南龙门石窟考古发掘获重大发现;本文链接:http://www.fzby666.com/xinw/142431.html。